十月十三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

**中國央行提出四項金融任務

中共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國有四項主要的金融任務。首先要加強和改善金融調控,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其次是保持貨幣信貸的適度增長。第三是重視社會金融資源的配置,加強融資結構。最後則是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動支付結算等體系的現代化建設。

**中國將課進口氨綸纖維61%關稅

中共商務部發佈,中國將對應用在生產服裝和襪子的氨綸纖維,課徵最多61%的進口關稅。中國將對來自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氨綸纖維關稅。商務部指出,4月份的調查發現,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氨綸纖維,以低於國內的價格或是以成本價在中國傾銷。

**美國花花公子控告中國企業侵權

對保護商標品牌不遺餘力的美國花花公子集團,最近向中國法院控告幾家中國企業和個人侵權。這些中國企業是由美國新派花花公子集團授權,但是他們使用的商標和花花公子集團的商標雷同。花花公子集團要求人民幣55萬元以上的賠償,以及刊登道歉啟事。對於商標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一直是美中貿易摩擦的主要爭端。不久以前,美國星巴克咖啡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贏得對上海星巴克的商標侵權訴訟。

**中國網絡閱讀率 6年增6.5倍

中共新聞出版總署表示,中國人利用傳統媒體的閱讀率連續6年下滑,而網絡閱讀率在6年以來則是增加了6.5倍。隨著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包括書籍、報紙、雜志、音像製品等傳統出版物,近年來在不少國家都出現了經營下滑的趨勢。而新聞網站、電子圖書、在線音樂,以及手機報紙、手機小說、手機音樂等新興媒體,正在逐漸蓬勃發展。

**市場估:三星Q3獲利 可能停滯

亞洲芯片、面板和手機大廠韓國三星電子預定在下週一發布第三季財務報告,市場分析師預估三星的營收將比去年增長5.6%,不過獲利可能只和去年相同,出現停滯的狀況,主要是三星所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因為供過於求,競爭相當激烈,公司採用調降產品價格的方式和對手競爭,預期將影響獲利。

**LPL和東芝 合作生產液晶電視

韓商LG Philips LCD和日商東芝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在波蘭生產液晶電視。日商東芝同意出資5千萬美元給LG Philips LCD位在波蘭之公司,持有股份19.9%,在當地共同生產液晶電視,新工廠將在2007年3月完工,年產能達到300萬台。LG Philips LCD希望藉此合作來鞏固東芝這位大顧客,而東芝則可以獲得降低生產液晶電視的成本。

**印度重審外商投資集成電路獎勵案

遭到印度政府擱置許久的外商投資集成電路工業獎勵方案,經過印度相關業者要求之下,可能敗部復活,根據瞭解,印度集成電路產業協會要求政府擬訂一項3年15億美元的獎勵方案,包括減免賦稅及政府支援基礎建設等,以吸引全球集成電路大廠到印度投資,並且預期5年內可以吸引近150億美元直接外資,10年內可以吸引500億美元直接外資。

**豐田首次在美生產混合動力車

日本豐田汽車今年5月以來,已經在北美洲出售2萬3千輛的Camry油電混合車,累計油電混合車已經在北美洲銷售42萬輛,由於油電混合車在北美旺銷,因此豐田汽車決定在美國肯塔基州喬治城,興建油電混合車生產線,預計投資1千萬美元,1年將可生產4萬8千輛Camry油電混合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月四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三日亞洲財經要聞
十月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九月二十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