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玄疑 火星或有生物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火星和其它星球是否有生物存在?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想要知道答案!由台灣、美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國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共同發表一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南非礦坑地底三公里處、岩石縫滲出與陽光隔絕達兩千萬年以上地下水中,發現完全不必靠光合作用、只靠地質作用產生的化學能來維生的微生物「嗜熱硫酸還原菌」。

這是首次在地球環境中發現可以完全不依靠由太陽能轉換的各種能量維生的生物族群。

論文的第一發表人台灣大學地質系助理教授林立虹說,這項研究在南非進行。南非的地層非常的古老,高達30億年以上,且以火層巖為主,和火星的地層結構類似。被發現的「嗜熱硫酸還原菌」被封存在岩石裂隙的水脈中,並已隔絕以地表環境長達數千萬年之久。

在地殼深達3公里處的無機環境中,不需光合作用,它們利用礦中的放射性鈾元素把地下水分子分解,再變成其生長需要的元素和能量,其它細菌則利用它的廢棄物作為自己的食物源,完全不同於光合作用所生成的有機物。

林立虹發現的嗜熱硫酸還原菌,外型上和大腸桿菌接近,呈現或長或短的桿狀,它們的新陳代謝作用非常單純,完全不同於地表微生物聚落所具有的多樣性。生命週期非常緩慢,一般地表微生物的生命週期是三十分到一小時,但該菌繁殖複製過程可能要達到四十五年至三百年。

外太空有沒有生物?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點,儘管一般認為生命只存在於有食物、水和空氣的有機環境,但三十億年前的地球表面沒有氧氣層保護,生物還是存活了下來。

這也意味著過去被認為沒有生物的火星地底,也可能存在著不需依靠太陽能量生存的地殼深部生物聚落。

「有機環境」指的是含碳成分的物質,生物體透過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加水和陽光,製造成有機碳和氧,轉換成植物等生物體所需生存的養分,賴以維生。

「無機環境」則是只有礦物質的地質環境,例如只有硫酸鹽、氫氣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底深處,或是例如火星的環境,沒有陽光也沒有氧氣,一般以為在這樣的環境中,沒有生命可以存活。林立虹發現的「嗜熱硫酸還原菌」,推翻了這個想法。

囫圇石頭中竟然長著活蟲子

10月3日上午8時左右,安丘市雹泉鎮鞠家村村民李光金在村西牛盆子山上開採石頭時發現一塊一塊1米見方、帶有「白筋」的大青石。大青石硬度特別大,費了好多 力氣,李光金才把那塊大石頭劈成了一大一小兩塊。在劈開較小的一塊時,李光金發現石頭中間的「白筋」裡有一個小窟窿,而這個小窟窿裡有兩條小蟲子。

經該縣藥監局有關專家確認,該蟲為古籍中記載的十分罕見的「石蝦(ha) 蟲」。 《本草綱目》等古籍中也有記載,至於這種蟲子到底有甚麼藥效,又是如何在密閉的石頭窟窿中生存的,目前尚不得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科學雜志:2006年世界科研8大熱點
科學家發現生物老化程序
老撾岩鼠滅絕後再現  時隔1,100萬年
克里特文明消失謎團 千年橄欖枝揭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