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委會主席提醒北京避免自滿情緒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天虹2006年10月24日華盛頓報導) 現在距離2008年奧運會還有不到兩年時間,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提醒主辦城市中國北京在未來籌辦工作中要避免“自滿”情緒。而媒體分析注意到,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滋長中國的“自滿”情緒,表現為無視國際社會對中國政治改革和人權狀況的批評。

*“自滿是你們最大的敵人”*

正在北京出席第五屆世界體育、教育和文化論壇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北京的奧運籌辦工作非常出色,對此國際奧委會十分滿意。不過他同時強調,“北京奧組委和中國人民一定不能鬆懈,自滿是你們最大的敵人。”

*影響北京奧運形象的因素*

這是羅格自從去年10月以來第一次訪問北京。他在為期三天的奧運會協調會議上表示,北京的籌辦工作在技術層面卓有成效,但是也要牢記,奧林匹克運動的評估不僅局限於技術層面,也取決於全世界的總體印象,因此,不能忽視那些不大明顯,、但是最終也會影響中國及北京奧運形象的因素。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沒有進一步說明,他所關注的中國的國際形象具體指的是甚麼。不過,西方媒體的報導說,從上次羅格訪問北京至今這一年期間,北京在人權方面的國際形象有所下降。中國政府對異議人士和媒體自由的控制,明顯和中國文化體育領域展現的勃勃生機不相稱。

*很多令人擔心的地方*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中國信息中心主席陳奎德表示,中國在整個國際價值觀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令人擔心的地方。

陳奎德說:“她的國際形象,特別是在人權方面的形象,和她作為一個主辦奧運會的大國形象是極不相稱的。如果一個國家過去的人權狀況不大好,但是政府試圖改善這種狀況,試圖一步步往前慢慢走,即使走得慢,但是還是往前走,那麼大家就會覺得還有希望。但是,中國的人權狀況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步。人權狀況在惡化,尤其在新聞方面比過去更加緊了控制,這個問題就很令人擔憂。”

*一種滿不在乎的姿態*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這次訪問中國時,特別提醒北京在未來奧運籌備工作中要避免“自滿”情緒。媒體分析也注意到,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滋長中國的“自滿”情緒。

中國信息中心主席陳奎德認為,這是缺乏遠見的,非常危險的。

陳奎德說:“目前這個階段,中國領導人恐怕還沒有感覺到危機這麼深。但是,我注意到中共最高層的人,他們的內部講話對這種危機感的感受還是很強的。但是,他們在國際社會要做出一種滿不在乎的姿態,要做出自己好像是強國、大國,好像財大氣粗的姿態。這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合法性和面子,另外一方面這種對外的姿態也是對內做秀,對內壓制異議的做秀的方式。”

*中國沒有兌現改善人權記錄的承諾*

一個月前,人權組織大赦國際曾發表送交國際奧委會的報告認為,中國沒有兌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改善人權記錄的承諾。相反,北京正在利用奧運會,以維護社會穩定作為藉口,鎮壓異議人士、收緊對媒體和言論自由的管制、並且強迫北京市民搬遷、給奧運建築項目讓路。

大赦國際認為,中國存在的人權問題,明顯違反奧林匹克精神,並要求國際奧委會對中國施加壓力。但是,國際奧委會發言人當時做出回應說,國際奧委會不是通過政治施壓開展工作的。

一些國際人權團體曾表示,他們擔心,如果中國在奧運前夕還不能改善其人權狀況,那麼,奧運會過後就更沒有希望了,因為到那時連這個動力都沒有了。

*中國領導人不急於政治改革*

不過,有觀察人士注意到,現在中國國內民族自豪感非常強,對中國在可見的未來能夠成為世界超級強國抱有強烈信心和熱情。這種情況下,中國領導人可能並不急於進行國內政治改革。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葉坦教授表示,中國領導人擔心,大的政治舉動反而會打破和削弱中國在其它領域取得的平衡和成就。

葉坦說:“中國現在的領導和毛澤東時候不一樣,他需要平衡。而毛澤東那時候不需要平衡,是一言堂。他現在想平衡,對言論媒體的控制可能是想先韜光養晦到一定的程度,然後再來做政治上的改革。這也是一個挺流行的說法,就是給中國20年不動的時間。因為中國現在有一個很好的藉口,那就是如果一亂,經濟就沒法發展了。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是我認為這可以成為一個藉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天增: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第二封公開信
力虹:「活摘門」方興未艾,「奧運門」又將開啟
劉德華擔任中國殘障奧委會愛心大使
澳洲奧會禁止選手帶子女住進北京奧運選手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