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漢堡到菠菜,細菌污染無孔不入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報導)最近在加州爆發的菠菜遭大腸桿菌污染事件不但引發了各地的恐慌,更暴露了長久以來美國生鮮食品產銷網路容易傳播致命細菌的弱點。

像多數食物一樣,自各地運來的菠菜會集中在一起洗滌、烘乾、包裝、運輸,如果其中有一批菠菜遭到污染,那麼整批蔬菜同遭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很大。所以,聯邦疾病控制預防中心(The Feder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食物傳染病科的主任羅伯特.托克西(Robert Tauxe)說道:「當您打開一袋菠菜,可曾想過裡面有多少不同的植物,以及它來自多少個不同的菜園?如果其中一個菜園出了問題,一粒老鼠屎就會壞了一鍋粥。」

8月底首次經媒體披露後的幾天內,加州的有毒菠菜就已廣銷至全美24州,致使將近200個人出現症狀,其中三分之一是在最初72個小時之內發病,更造成兩位年長婦女和一個2歲男童的死亡,成為1995年以來第20次因為萵苣或菠菜導致的病症爆發。

月初,在努能斯公司(Nunes Co. Inc.)發現灌溉用水可能遭到大腸桿菌污染之後,超過6個州回收了產自加州鹽沼谷(California’s Salinas Valley)的綠葉萵苣。消費者聯盟(Consumer Federation)的食品政策主任,也是前任USDA官員的卡羅.塔克.福爾曼(Carol Tucker Foreman)就此事件表示:「如果您在鹽沼谷裡種菠菜,並在幾天內運送到40個州,您不可能等到有人生病了才採取行動。因為甚至在您能知道之前,已經有許多人生病了。」

雖然美國食品安全主管機關食品與藥物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一再提醒所有食品業者要好好把關,然而該局並不像農業部(the Agriculture Department)一樣會對肉類和家禽有檢查或安全規劃。

1993年盒內小丑餐館(Jack in the Box)未煮熟的漢堡使上百民眾感染大腸桿菌的事件就已經暴露出集中化牛肉供應的弱點,當時有四名孩童更因此身亡。雖然那次的教訓已促使農業部提高安全標準並加強檢查,更在1996年開始以科學檢驗取代原有的肉眼檢查,並持續追縱。但類似事件還是一再重演,所以食品安全的提倡人士正呼籲對食品案全採用更嚴格的檢查標準,也主張由單一機構來負責確認食物的安全。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the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食物安全主任卡洛琳.史密斯・迪瓦爾(Caroline Smith DeWaal )也表示,我們有集中的食品運銷系統,「但我們卻沒有一個可以集中確保食品安全的單位」。

今天,因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比起十年前官方追蹤系統成立初期約下降了29%,只有在2004年到2005年之間有些許增加。因此,美國肉品科學院(science for the American Meat Institute)的副總裁蘭迪・哈夫曼(Randy Huffman)表示:「雖然已經好幾年了,但我認為我們已經真正能夠有效控制這些微生物。」

對於菠菜感染事件的起因,聯邦調查局已在農場周邊尋找證據,而且各州調查員也正一一清查從肥料、灌溉水甚至菜園裡工作者造成污染的可能來源。加州衛生官員在一處被調查的菠菜農場附近檢出含有大腸桿菌的牛糞,他們還要進一步複驗,以確認是否與中毒患者體內的病菌吻合,才能判定元兇。

此外,目前亦無法確知大腸桿菌潛伏的地方,但有研究已經顯示病菌可能就藏在莖和葉子裡,聯邦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的托克西也補充說這還需要再研究,因為「肉品產業花了幾年才控制住屠宰過程的污染,農產業當然也需要一些時間來把這個問題控制得更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