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期選舉難測 選民投票意向複雜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二十五日特稿)美國期中選舉逼近,由於反戰聲浪及醜聞風波不斷,共和黨面臨民主黨嚴厲挑戰,多州陷入苦戰。美國學者專家認為,經濟榮枯、移民政策、伊拉克問題、宗教反墮胎,甚至鄉村音樂、認同等都將左右選情,選舉結果除攸關國會勢力消長,也會影響地方生態及憲法賦予選區劃分權利。

美國期中選舉十一月七日舉行,競選活動如火如荼展開,美國中東伊拉克政策是大部分地區競選活動主軸之一。//中央社

期中選舉定十一月七日投票,一百位參議員將改選三十三席、四百三十五席眾議院全面改選,另外有三十六州州長也將改選。

長期研究美國總統大選及政策走向的康乃迪克學院政治學教授詹姆士(Dorothy Buckton James) 預測,這次選舉對共和黨選情令人擔憂(distress),也是很精彩的一次選舉;另據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除了席次減少外,民主黨未來甚至可能喪失主導選區劃分的優勢。  

詹姆士同時強調,「尋求改變」是另一個選戰值得觀察的現象,傳統投票意向或行為也面臨重大考驗。

就拿美籍猶太人、非裔美籍以及勞工團體、工會等民主黨傳統支持者而言,詹姆士認為,美國選民結構已因產業及環境不同產生變化。例如,美國產業生態已由製造業轉為以服務業居多,而服務業較少有完整的工會組織,因此工會組織約束力不若以往,勞工也不見得全然支持民主黨。

康乃迪克三一學院宗教政治學教授席克(Mark Silk)也認為,過去十五至二十年,美國選民結構及傳統的投票行為,已經出現重大改變,選民自主性愈來愈高,宗教、學區教育、墮胎、同性戀結婚、外交政策都可能輕易改變選民原有的投票意向。

另外,中產階級可能受到經濟好壞影響其投票行為,反戰團體人士或婦女選民可能因為反對美軍攻打伊拉克放棄共和黨,轉而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從事總統大選分析多年的作家菲爾斯坦( DavidFirestein)則以鄉村音樂為例,要外界不要低估鄉村音樂對許多中西部及南部選民的投票意向影響。

他說,全美一天約有一千五百萬人收聽鄉村音樂,內容大都傳遞上帝訊息、宗教、家庭價值觀等,無形中對傳統保守選民具有強大凝聚力,當然足以左右紅(共和黨)、藍(民主黨)選票多寡。

另外,多位學者也以最近幾次總統大選、期中選舉得票數分析,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基本盤大致相仿,約占三成五左右,上下差距不到五個百分比,廣大的中間選民早已成為兩大黨積極爭取的主要對象,而從兩黨選戰訴求即可看出明顯的妥協意味。

對於布什總統提及安全與經濟將是主導這次選舉兩大因素,詹姆士認為,上述兩項原因確實可能左右期中選舉,但有區域差別及程度之分;其中,美國外交政策頻頻受到批評,而經濟雖然走緩但油價卻走跌。

她還分析布什過去運用技巧拉往美國大企業及宗教團體,一來可以獲得政治獻金奧援,也可藉此拉住廣大的宗教選民。

不過,這些選情專家也認為,相較於總統大選,美國外交政策對期中選舉的影響力較不明顯,選民不見得會關注北韓、伊朗核武問題,但會關切伊拉克前線子弟兵何時返家。

同時任職國務院的菲爾斯坦也以個人身分認為,選舉牽涉到選戰,選戰勢必談及認同 (Identity)問題。選民會問我們需要何種國家? 何種領袖? 何種生活?誰能代表美國? 等。而宗教及價值觀則攸關認同程度深淺。

儘管共和黨面臨民主黨嚴厲挑戰,詹姆士也說,共和黨非省油的燈,依過去經驗,在選戰進入倒數計時七十二小時,共和黨鼓勵選民出來投票的做法較為積極,諸如安排殘障人士交通工具等,都達到不錯的效果。

另一方面,根據今日美國報分析,這次期中選舉除影響兩黨在參、眾兩院勢力消長之外,全美五十個州中,三十六個州長將一併改選,由於有二十個州的州長及州議會目前由同黨掌握,若出現逆轉,出現州長與州議會分屬不同政黨,勢必影響某一政黨在該選區政治生態及主導憲法賦予選區劃分的權利。

其中,目前由共和黨掌握的德州及喬治亞州可望繼續主導,但俄亥俄州、阿拉斯加及印地安那州選情處於劣勢。

在國會選舉部分,詹姆士預測,民主黨很可能在蒙他拿州、賓州、俄亥俄州及羅德島州攻城略地,維吉尼亞及密西根州機率也很高,康乃迪克是另一個觀察指標,但共和黨則可能在新澤西州丟掉席次。

在一股所謂反布什、反戰聲浪下,民主黨能否結束共和黨長期掌控參眾兩院優勢,具有選舉投票資格的近二億選民會不會走出家門投票,將左右2008年總統大選前最重要的一役。

相關新聞
美議員:能源為中期選舉主要議題
共和黨擔心醜聞影響國會中期選舉
專訪競選美國參議員的華裔教授丁景安
美中期選舉共和黨爭基督選民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