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期选举难测 选民投票意向复杂

标签:

【大纪元10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兆平纽约二十五日特稿)美国期中选举逼近,由于反战声浪及丑闻风波不断,共和党面临民主党严厉挑战,多州陷入苦战。美国学者专家认为,经济荣枯、移民政策、伊拉克问题、宗教反堕胎,甚至乡村音乐、认同等都将左右选情,选举结果除攸关国会势力消长,也会影响地方生态及宪法赋予选区划分权利。

美国期中选举十一月七日举行,竞选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美国中东伊拉克政策是大部分地区竞选活动主轴之一。//中央社

期中选举定十一月七日投票,一百位参议员将改选三十三席、四百三十五席众议院全面改选,另外有三十六州州长也将改选。

长期研究美国总统大选及政策走向的康乃迪克学院政治学教授詹姆士(Dorothy Buckton James) 预测,这次选举对共和党选情令人担忧(distress),也是很精彩的一次选举;另据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除了席次减少外,民主党未来甚至可能丧失主导选区划分的优势。  

詹姆士同时强调,“寻求改变”是另一个选战值得观察的现象,传统投票意向或行为也面临重大考验。

就拿美籍犹太人、非裔美籍以及劳工团体、工会等民主党传统支持者而言,詹姆士认为,美国选民结构已因产业及环境不同产生变化。例如,美国产业生态已由制造业转为以服务业居多,而服务业较少有完整的工会组织,因此工会组织约束力不若以往,劳工也不见得全然支持民主党。

康乃迪克三一学院宗教政治学教授席克(Mark Silk)也认为,过去十五至二十年,美国选民结构及传统的投票行为,已经出现重大改变,选民自主性愈来愈高,宗教、学区教育、堕胎、同性恋结婚、外交政策都可能轻易改变选民原有的投票意向。

另外,中产阶级可能受到经济好坏影响其投票行为,反战团体人士或妇女选民可能因为反对美军攻打伊拉克放弃共和党,转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从事总统大选分析多年的作家菲尔斯坦( DavidFirestein)则以乡村音乐为例,要外界不要低估乡村音乐对许多中西部及南部选民的投票意向影响。

他说,全美一天约有一千五百万人收听乡村音乐,内容大都传递上帝讯息、宗教、家庭价值观等,无形中对传统保守选民具有强大凝聚力,当然足以左右红(共和党)、蓝(民主党)选票多寡。

另外,多位学者也以最近几次总统大选、期中选举得票数分析,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基本盘大致相仿,约占三成五左右,上下差距不到五个百分比,广大的中间选民早已成为两大党积极争取的主要对象,而从两党选战诉求即可看出明显的妥协意味。

对于布什总统提及安全与经济将是主导这次选举两大因素,詹姆士认为,上述两项原因确实可能左右期中选举,但有区域差别及程度之分;其中,美国外交政策频频受到批评,而经济虽然走缓但油价却走跌。

她还分析布什过去运用技巧拉往美国大企业及宗教团体,一来可以获得政治献金奥援,也可借此拉住广大的宗教选民。

不过,这些选情专家也认为,相较于总统大选,美国外交政策对期中选举的影响力较不明显,选民不见得会关注北韩、伊朗核武问题,但会关切伊拉克前线子弟兵何时返家。

同时任职国务院的菲尔斯坦也以个人身份认为,选举牵涉到选战,选战势必谈及认同 (Identity)问题。选民会问我们需要何种国家? 何种领袖? 何种生活?谁能代表美国? 等。而宗教及价值观则攸关认同程度深浅。

尽管共和党面临民主党严厉挑战,詹姆士也说,共和党非省油的灯,依过去经验,在选战进入倒数计时七十二小时,共和党鼓励选民出来投票的做法较为积极,诸如安排残障人士交通工具等,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另一方面,根据今日美国报分析,这次期中选举除影响两党在参、众两院势力消长之外,全美五十个州中,三十六个州长将一并改选,由于有二十个州的州长及州议会目前由同党掌握,若出现逆转,出现州长与州议会分属不同政党,势必影响某一政党在该选区政治生态及主导宪法赋予选区划分的权利。

其中,目前由共和党掌握的德州及乔治亚州可望继续主导,但俄亥俄州、阿拉斯加及印地安那州选情处于劣势。

在国会选举部分,詹姆士预测,民主党很可能在蒙他拿州、宾州、俄亥俄州及罗德岛州攻城略地,维吉尼亚及密西根州概率也很高,康乃迪克是另一个观察指标,但共和党则可能在新泽西州丢掉席次。

在一股所谓反布什、反战声浪下,民主党能否结束共和党长期掌控参众两院优势,具有选举投票资格的近二亿选民会不会走出家门投票,将左右2008年总统大选前最重要的一役。

相关新闻
美议员:能源为中期选举主要议题
共和党担心丑闻影响国会中期选举
专访竞选美国参议员的华裔教授丁景安
美中期选举共和党争基督选民支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