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成立裁判小組 審理中國汽車零組件案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六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今天接受美國、歐盟與加拿大請求,針對中國汽車零組件進口案,設立裁判小組,這也是進入WTO後,中國貿易措施首度進入實質審理階段。

台灣也是汽車零組件重要出口國,去年出口達新台幣一千三百九十八億元,高度關切中國大陸的相關貿易措施違反WTO規範,今天也宣布成為本案的「第三國」,可透過參與部分裁判程序,表達立場及掌握發展。

中國在加入WTO時承諾取消汽車零組件的「本地成分 (LOCAL CONTENT)」措施,也就是在中國生產的汽車所使用的進口零組件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否則就課徵超過一倍以上的關稅,但中國一直未能確實履行承諾。美、歐及加拿大認為中國違反WTO相關規範,並訴諸爭端解決機制,經過諮商,中國拒絕取消這項歧視性措施,美國等三國決定要求成立正式裁判小組。

在九月二十八日的會議中,中國循例阻擋美國等成立裁判小組的第一次請求,但在今天的會議中,中國不得再反對。中國駐WTO副代表李恩恆在會中表示遺憾與失望。

根據WTO規定,三人裁判小組成立後,在六個月內判決中國是否違反貿易規範。美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附加稅」首度訴諸WTO爭端解決,但在諮商階段就達成協議,並未成立裁判小組。

歐盟等表示,中國對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為百分之十,如根據本地成分措施,這些零組件關稅將比同全車,增高到百分之二十五。

對歐美汽車公司而言,在本地成分措施下,他們將被迫採購中國本地生產的汽車零組件,但中國沒有能力提供足夠及符合品質要求的零組件,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進口零組件,生產成本將大為提高。

根據統計,中國汽車零組件市場大約為一百九十億美元,去年美國出口六億四千萬美元,歐盟則為三十多億元。

台灣、日本、澳洲、阿根廷、墨西哥等五國今天在會中也表示,將以第三國身分參與爭端解決程序。

WTO專家指出,中國汽車零組件貿易糾紛進入裁判小組階段,顯示美國、歐盟等對中國違反貿易規範已漸感不耐。歐盟貿易執委昨天就警告,如中國不取消貿易障礙,歐盟將毫不遲疑訴諸WTO的爭端解決機制。

這位專家分析,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金融服務業市場開放等,中國的政策與措施仍存有許多潛在貿易糾紛,但情況遠較汽車零組件案困難、複雜。

相關新聞
防大陸鞋氾濫 台灣通報WTO將實施標示措施
WTO官員訪台盼杜哈回合談判明年結束
WTO秘書長:台灣應以多邊貿易機制優先
WTO秘書長談話凸顯農業與FTA為台灣外貿挑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