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為雙重因素 萬里長城不再萬里長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據報導,在自然與人為的雙重因素下,中國大陸引以為傲的萬里長城不久的未來長度可能僅剩兩千五百公里,遠遠不足「萬里」。

北京「新京報」今天報導,明代史料記載,長城全長約六千三百公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日前在一項長城活動時說,「但這個名字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失去意義。」

他表示,根據調查,明長城有較好牆體的部分已不到百分之二十,有明顯可見遺址的部分已不到百分之三十,牆體和遺址總長不超過兩千五百公里。

據表示,在一些人跡罕至、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長城實際上已經消失殆盡了。

新京報表示,造成長城損毀嚴重部分是自然因素造成。

此外,由於保護意識淡漠和政府管理缺失,人為破壞長城的行為在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對長城的人為破壞行為主要包括取材性破壞、建設性破壞、旅遊性破壞和修復性破壞。

取材性破壞行為從一九五零年代就已開始,但目前各地方的長城保護意識普遍有所提高,大規模拆長城的事件基本上得到控制;建設性破壞、旅遊性破壞則是近年漸漸發展起來,其中建設性破壞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據表示,本意為保護或開發長城的修復性破壞更是「好心辦壞事」。

以陝西省府谷縣麻鎮為例,當地村民集資將一處明代成化年間的夯土長城墩台遺址修葺一新,但這個新墩台一部分用舊磚,一部分用紅磚,與底部的黃色夯土台基反差強烈。

專家說,如此簡單、粗陋的修復行為,實際上是對長城的另一種破壞。

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日前受權發布「長城保護條例」,預計自十二月一日起實施。

中國官方在條例中首次明確宣佈,將對長城實行整體保護,禁止從事取土、取磚(石)或者種植作物、刻畫、塗污等七種活動。


中國文化遺產部門測量長城工作者拍長城區段相片。(China Photos/Getty Images,2006 年3月14 日)


一婦女通過張家口被刨光的長城段。(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2006 年5月24 日)

相關新聞
寧夏古長城遺跡保護工作難度高
中國訪民居庸關上「舉義旗」
天理:萬里長城與防火牆
【領略世界遺產】萬里長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