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可夫:中國製造導彈技術已追上國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珠海三十一日電)第六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在珠海舉行,會上展出多種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彈道導彈。對此,軍事評論家、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代總編輯平可夫說,中國製造導彈的水平已大大提高,部份已追上國際。

專程由香港前往珠海參觀展覽的平可夫接受訪問時說,觀看了本屆中國航展後,發覺中國有三種注入衛星定位系統(GPRS)的導彈,包括LS-6(雷石6)制導滑翔導彈及激光制導炸彈等。

平可夫指出,利用衛星定位研製的導彈,三年前在俄羅斯的航展上曾經看過有一種,想不到中國發展得這麼快,在今年的航展上就展出三款衛星定位的導彈。

平可夫表示,中國的這些導彈利用衛星定位,使精準度大大提高。他說,本來中國在製造導彈方面受到美國及歐盟禁制軍用衛星頻譜技術的影響,但近年中國研發導彈的發展很快,技術也大大提高。

中國利用民用衛星定位系統進行改良,將一些導彈注入衛星定位技術,創造了一系列精準的導彈。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諮詢委主任金先仲也說,中國空空導彈技術水平目前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金先仲指出,中國在製造導彈方面經歷了近五十年艱苦坎坷的過程,從一九五八年研制PL1空空導彈開始,逐步研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空空導彈系統,最終建立起支撐空空導彈專業的科技工業基礎。

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殷興良指出,中國導彈總體水平已達到國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水平,部分型號已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他們研製生產的多類型、多系列、多品種導彈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個性能優良、數量眾多的「中國導彈大家族」。

本屆航展展覽面積達一萬七千平方米,劃分三個大型展覽館及飛機展示坪,參展的各種飛行器實物五十二架,有五百五十家中外航空航天商參展。

與歷屆比較,中國自行研製的展品創下歷年之冠,當中包括P12新型戰術彈道導彈系統、無人作戰飛機「暗劍」、第三代新型高級教練機「獵鷹(L15)」、「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及導彈武器系列等。

此外,這次展出的導彈還包括對空、對海及對地三大系列,顯示了中國導彈武器系統保衛領空、領海、領土的能力和水平。

相關新聞
中國從俄羅斯買導彈成交購飛機遇困難
漢和:中國至今未從俄國進口S300PMU2地空導彈
報道:韓成功試射巡航導彈
因應北韓日本神盾艦部署防空導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