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國會議員:中國向何處去 ?

——在9月15日「中國向何處去」研討會上的演講

丹麥人民黨國會議員冒頓. 米瑟施密特(Morten Messerschmidt)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記憶中的一件事

記得大約一年前, 我讀到美國的一份大報的一個專欄,有一位作家寫道,她正在進行一項試驗,準備一整年不用任何一種標有「中國製造」的產品。 不論是日常用品, 還是傳統感恩節甚至繁忙購物的聖誕節, 她和她的家庭一整年都不使用所有中國製造的產品。 她是否做到了,我無法得知 — 因為這篇專欄寫於上半年。 但是此文卻留給人們一個深刻的印象,國際貿易系統 — 全球化經濟 — 影響到我們所有的人。更加準確地說,其中的一個問題是,在這些年中, 中國到底從國際貿易中獲利多少。

對於我們中許多人來講, 這種實驗是無法承受的,特別是那些有孩子的人們…。在最近的幾個月裡,媒體已經報道了,我們多數人並不關心消費品的產地﹑怎樣及何時被生產或製造的, 我們只關心(物品的)質量和價錢。

在這個星期,丹麥首相和他的中國同事溫家寶先生進行了對話,對話中只強調了發展。 丹麥,作為一個了不起的自由貿易的國家,過去是 — 希望 — 當然未來也是,會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對巨大並且迅速擴展的中國市場打開大門。 但是發展中的經濟也有背後。 作為政治家 — 同時也是消費者 — 我們必須給我們自已提個問題: 「 為什麼中國的產品如此便宜?」 「 為什麼增長的經濟仍不能導致政治進一步自由化?」「為什麼中國如此急切地並想方設法地干預西方的經濟?」

所有的這些問題並不是寥寥幾句話就可以回答的,而且它們的答案也不會是那麼簡單。 其中的每一問題 — 在將來也是 — 需要大量的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和大學研究才能解決。如果我聲稱,我應該知道所有的答案, 毫無疑問,這是對我能力嚴重地誇張。 正如所說的那樣,我發現這事很迫切,我們 — 不僅政治家,而且各種非政府組織 — 需要面對以下的現實。

是的,我們喜歡 「中國製造」 的便宜產品所帶來的好處。 但是,我們喜歡這種我們所賦予和支持的政策的後果嗎?當我們允許讓中國無限止的勞動力生產我們自己的工業產品,目的是消除由於我們本國勞動力的減少,而帶來通貨膨脹的威脅時,我們應該不僅快樂地注視著底線和黑色的數字,還應該問問我們自已, 這將在中國國內會產生什麼後果。

我們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看見了,給最低收入群體所帶來的改善,我們是否也同樣在中國看見了呢? 我們是否支持了朝自由和民主方向發展的自由化呢? 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利益是顯然的, 但是給我們帶來好處的那些人的利益在哪裡?他們是否得到了利益呢?

歷史的展望

全球自由貿易並不是什麼新現象。 同樣, 與亞洲或不民主的政權進行商業貿易也不陌生。 並且毫無疑義,在許多情況下, 貿易導致了一系列國家的民主化。我記得在讀高中時,學到所謂的「老虎經濟」,其中提到經濟增長在很多情況下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自由,結果也就導致了民主的訴求。

這些發展在中國也能看到,而且在中國已經能聽到更多要求自由的呼聲 — 當壓力足夠大時,這個政權就會讓步。我們看到在兩、三年前,(中國)憲法上放寬了對財產所有權的限制。 雖然這個政權仍然在全面控制著中國社會,放寬財產所有權的做法已經釋放出了一個信號,中共變得較少教條主義了。 今天中共所存在的問題, 已不再是對毛、馬克思或者其他共產哲學理論的追隨, 今天中國統治者的唯一問題就是維護他們的權力。

也許,最初看來,好像歸還財產所有權是還權於人民。 但實際上它正好相反。中國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任何機會。 他們幾乎一無所有。 也就沒有什麼財產需要用新賦予他們的權利加以保護。 他們仍然生活在難以描述的貧窮中並且缺乏最低的必需品。 自由化 — 如果它還可以被這樣來形容的話, 實際上也只是滿足了經濟增長後的那些得利者。最近頒布的一些數據最能證明這一點。 掙錢最少的10%的中國人,只得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2,4%,而掙錢最多的10%的人,事實上得到國民生產總值的30,4%。

這個政權宣稱:「 自由化只能在國家控制的範圍內給予 」 。 但實際上它的想法是:「當我們隔離社會最低層,讓中上層的人士滿意,我們就能控制權力。」 這裡, 我們看到了中共政權的現行政策, — 當我們與這種政權做生意,談判和建立商業關係時,我們必須面對這些事實。在某種程度上, 貿易成為了一種內部政治(交易),這是我們從未看見過的。—在做生意的同時,我們必須擔負起我們的責任 — 不是為北京政權做出的可怕決定而承擔責任, 而是為這樣的事實:由於我們和這個政權做貿易, 使得我們和它在一起, 並且支持了這個政權。

道德途經

所以,只利用商業渠道接近中國是不道德的。不論從道德角度或是從實踐角度來看, 我認為與中國做生意並沒有問題。 但我們必須想一想,中國經濟的全球性影響,在以何種方式改變著中國社會。 這個國家會通過貿易來改革嗎? 它是否將變得更開放? 變得民主? 或是仍將繼續維持那種孤立殘暴的專政,對它的國民,他們的需求和未來沒有任何的尊重?

作為貿易合作夥伴, 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國家裡那些令人厭惡的事實。 並且,當我們得知勞工方面聲稱,工人被剝削時,我們必須做出強烈的反應。當我們聽到非法摘取器官的事實時,這種不同於酷刑和野蠻行為的殘忍,人似乎可以無限度地發明出來,我們必須做出反應。 還有一個事實,也是我們看到,並不幸得以證實的, 就是這個政權對待法輪功信仰者的處理方式。

未來的模板 — 參照香港

顯而易見,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來回答這些問題,沒有人知道中國將如何發展。所有我們能夠肯定的是, 該政權毫無疑問地會採用任何辦法來維持它們的政權。通過回顧過去的幾年,一些問題或許能找到答案。我們所有的人都會記得, 90年代中期,在香港由英國歸還中國時,在香港發生了什麼事情。許多人猜測會有一次迅猛而殘酷的強制共產主義化,然而這樣的事沒有發生。

當然, 沒有人可以說, 香港在從英國回歸中國後沒有任何變化。同時也沒有人可以宣稱香港已被改變成中共大陸共產社會的一部分。香港保持了自己的貨幣, 保持了某種程度的自治,其經濟體制和中國大陸完全不同。

毋庸置疑,如果可能的話,北京政權願意強加給香港比現在已經發生的要強硬得多的政策。 因此,這裡(香港)在十年期間的發展也許是中國人民未來所能達到的程度。從一方面講,(中國)政權願意支持經濟的發展, 從而能夠達到超級強權。然而從另一方面看,那些掌握了權力的人對於給預人民從西方瞭解到的自由毫無興趣。誰都知道,每一個人的這些訴求中的哪怕一項得到了徹底實現,就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另一方的完全崩潰。

甚至在共產中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目前所實行的對人民的強力鎮壓, 和經濟的持續增長,這兩者 — 各自互相獨立 — 都將會導致(人民)對自由和民主的要求。(它們)的主要策略就是保持政權, 非常明確這將不會引起另一場革命。因此中國政權一方面放棄共產主義理想的形式,另一方面更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

一方面放棄對私有財產的禁令,另一方面緊縮新聞出版規則,推行新的審查制度,以至於只剩下官方新聞媒體—新華社 — 才可以播報國際新聞,因此使得任何事情—破壞國家利益的信息 — 無論是什麼事,能夠得到禁止。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對香港似乎有足夠誘惑的做法,保護經濟和投資,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對共產黨以外的人民所採取的極端苛刻和殘酷的方式。 這使得共產黨每一天在失去其成員。

對法輪功追隨者的不公正對待明顯地表明其對有組織的團體的懼怕。 判決這些追隨者根本與宗教事務不相干,而可以看到的只是對任何結社要求的打擊。 就像我們早年所看到的蘇維埃政權, 強暴禁止工會裡的任何結社活動。

權力只能掌握在北京手中,看起來這就是主要的目標。

國際舞台上的中國

如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中國迅速地瞭解到,從全球經濟及其所提供的機遇中受益。單單從貿易會談來看,我在早些時候提到的丹麥首相和他的中國夥伴的會談。這些雙邊貿易談判及協議顯示出中國未來的走向。遵循雙邊意見,就像我們在美國也見過的,將會導致多邊貿易系統的基礎。

毋庸置疑,如果超級強權通過首腦間的協議,從而排斥地球上的其他國家,這將破壞世界貿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看到, 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時,它的背後動機。中國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上升為強國的潛力,如果歐盟還沒有察覺並改變策略,中國將會以我們未曾預料的速度超過歐洲。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國際貿易將不再是純粹的相互間的互利。這是關於發展,關於權力和致富的問題。 關係到權力,控制和統治。

因此, 在談到有關中國的內部和國際政策時,這裡沒有清楚的界線。對於任何強權政治來講, 這兩方面的政策是非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同時也互為依賴。對中國來說,(它需要)深入的,雙邊性的參與它的主要經濟市場,而世界貿易組織和多元化系統(對它來說)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中國顯然並不關心自由貿易,當其年經濟增長率為10%時,就很難找到其(對自由貿易的)動力。美國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並作出了反應。而歐洲仍然在昏睡不醒。雖然, 丹麥首相又一次似乎比他的歐洲同事們超前一步。

我們可以肯定的一件事, 那就是,無論我們選擇做些什麼,中國已經掌握如何在全球化世界中產生影響。因此對中國的政策已成為我們經濟和國內政策的一部分, 就像我們丹麥也已經成為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一部分一樣。

毫無疑問, 中國的經濟在未來將會取得更大發展,我們亦必須相應的調整我們的政策。具體如下:

1)在與中國政權打交道時,我們必須持續促進, 推動對基本人權的理解。

2)我們必須參與並支持任何利於中國自由民主的嘗試, 並且毫不動搖。 就像目前,我們正從中國進口鞋類一樣, 在我們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時, 我們要求尊重人權作為回報。

3)我們必須與那些與中國有關係的(國家), 無論是來自哪一大洲建立起同盟關係。只有我們共同一致地去接近中國,我們才有發言權,並且保證這個國家廣大人民有比較好的生活。

4)最後, 我們必須提醒中國,中國和我們一樣,— 如果不是更多的話,需要互相依靠。中國不可能沒有我們而成為超級強國,而如果我們不能從中國進口,同樣的,(中國)市場被關閉的話,我們將會遇到嚴重的經濟問題。

只有我們能夠保證以上這四方面,我們才能夠在中國問題上,得到一個道德層面上可以接受的結果。採取完全禁止「中國製造」的商品,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在開頭所提到的專欄文章,只是強調了這個事實,我們的經濟已經確實在互相的地域內發展。創造性地互惠從而互相依賴。 而互相依賴要求互相信任。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我們想改變中國政權的政策的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丹麥政要:「中國向何處去?」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