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 中國禁書走紅台灣展位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法蘭克福報導)10月4日至8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圖書博覽會在德國法蘭克福登場。今年的展會吸引了100多個國家的7000多家參展商,創歷史記錄。印度文學和網絡創作是本屆書展的重頭戲。作為主賓國的印度,不僅帶來了70多位印度作家的作品,還舉辦一系列介紹印度舞蹈,電影,瑜伽和飲食等文化活動。

牆內遭禁牆外香

華文作品主要集中在法蘭克福展會六號大廳的二樓上。紅色基調的中國大陸區和以白色為主調的台灣展區比鄰而列。最吸引西方人的是漢語教學書籍,而最吸引華人的則是設在台灣展區中心的「獨家華文作品區」。之所以稱為「獨家」,是因為這些中文書籍在大陸無法出版發行或出版後遭禁,而在台灣則暢行無阻。

「獨家華文作品區」展出的四十二部中國禁書中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系列作品《靈山》,《一個人的聖經》,《沒有主義》和《八月雪》等。10月5日,僑居巴黎的高行健親臨書展,與慕名而來的眾多中西方讀者進行了座談。

在同一個書架上,還可以看到王力雄的《遞進民主》及其夫人——藏族作家唯色的《西藏記憶》和《名為西藏的詩》,亦有大陸讀者熟悉的京夫子的作品《毛澤東和他的女人們》和毛生前御醫李志綏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由博大出版社發行的大紀元時報社論《九評共產黨》也在展出的禁書之列。博大獲選的另三本參展禁書是:記錄中共建政以來欺騙手段的徵文集《紅潮謊言錄》,現仍被關押的異議作家張林的《悲愴的靈魂》以及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的《二十世紀後半葉歷史解密》。

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黃寶萍女士介紹說,為了展現台灣出版業自由、開放和多元的特色,基金會組織了這個禁書區,不料成為展區的熱點,尤其吸引來自中國大陸的讀者和參展商,許多人當場坐下來捧書閱讀,許多人詢問如何能購得這些書籍並留下地址作進一步接洽。

中國禁書走紅臺灣(大紀元記者王文旭攝影)


博客眼中的中國展台

隨著網絡創作的興起,博客和視頻博客成了書展上的熱門。讀者可以現場學習製作各種類型的博客。

書展特別邀請了十名書迷專門在展期間撰寫書展博客,從開始的第一天直到展會閉幕,寫下每日所見、所聞、所感,並呈現在書展的官方網站上。這十位博客寫手職業各異,其中有記者、作家,教師等等。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個個都是書迷,日日在展廳間徘徊,不亦樂乎。

來自前東德德累斯頓市的約根‧馬特斯也是這十位博客寫手之一。他在自己的博客日記中還專門寫下了對中國展位的印象。馬特斯在博客中寫道:「我喜歡中國」,因為「中餐好吃,而且那裏氣候暖和」。在中國展位上,他驚嘆於如此多的女性工作人員帶著含蓄的微笑,始終樂此不疲的接待不斷前來問詢的參觀者。對中國的強烈好奇,促使他駐足觀看了一個中文朗誦會。馬特斯聽不懂中文,不過聽著朗朗的讀書聲,「感覺倒是挺好」。朗誦結束後,一位官員走上前宣讀了一個通知,馬特斯依然還是聽不懂,但他明白這是「無聊的官方報告」。他說,這使他想起了統一前的東德,因為這位官員的語氣和腔調和當年東德的共產黨幹部簡直是「一模一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透視中國:探討禁書效應
九評問世週年 華府第十場研討會
舒心:本年度的大陸第一禁書《爲人民服務》
冰點前主編李大同新書未出先被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