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建高球場 引爆貧富懸殊爭議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亞洲時報 撰文 Stephen Wong)上海 — 在中國,打高爾夫已成為城市新貴和精英身份的象徵。正因為如此,在中國這個貧富差距日益增大的國家,高爾夫球也成了千夫所指的話題。

打著教育社會精英的名義,很多知名學府近年來開始把高爾夫作為部分專業的必修課,甚至計劃在梮擗熄}建高爾夫練習場。迫於輿論壓力和公眾的指責,部分高校,如著名學府北京大學,不得不打退堂鼓。

最近幾所大學接連宣佈計劃在校園內建設高爾夫球場,更把這股公憤推至高峰。批評者稱,大學應該把有限的資源用在給貧困生提供教育上,而不是為富有的學生建什麼奢侈運動場所。

在西方,也許打高爾夫早已不再是富人的專利,但在中國肯定依然是。全中國300個高爾夫球場中,除了兩家之外,其餘全部是豪華鄉村俱樂部,提供包括餐飲、酒店及球童等一條龍服務。

上海佘山高爾夫俱樂部的收費標準是會員費每年145萬元人民幣(18,1250美元),約相當於一名IT專業人士10年的薪水,或一個民工約100年的收入。2006匯豐銀行冠軍杯公開賽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稅務部門也把高爾夫列為奢侈運動,對其徵收23%的消費稅(等同於夜總會),而其他運動的稅率只有5%。

儘管會員費一再高攀,富人對高爾夫仍趨之若騖。有的是純粹喜歡這項運動,有的是對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青睞有加,有的只是想用會員資格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

近幾年,全中國各地掀起了一場興建高爾夫球場的熱潮。有鑒於此,中國中央政府2004年出台新規定限制興建高爾夫球場,以保護國家稀缺的土地資源。但是,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地方政府,並沒有好好執行中央的這一規定。

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宣佈決定在校園建高爾夫練習場,之後立刻成為眾矢之的。上月在一個論壇上就培養精英發表講話時,他說要在「中國大學校園內建設國內最漂亮的高爾夫練習場」。他說,高爾夫將是廈門大學管理、法學、經濟學和軟體專業的必修課程。

在平台網站新浪網刊登的一篇文章裡,作者薛湧把廈門大學此舉斥為「(中國)高等教育的超前腐敗」。該文章獲得很高的點擊率。

他指出,「什麼是高爾夫?它只不過是一個讓學生感覺很酷,很時尚的代名詞」。他的看法與很多國人相同,都認為大學應該把這個錢花在貧困生身上,而不是給有錢學生的建昂貴的高爾夫球場。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說,「中國每個高校大約有30%的貧困生。高爾夫球場意味著鋪張的用地,高額的維護費用,現階段我國大學建高爾夫球場還為時過早」。

如果廈門大學建的是其他運動設施,大概就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事實上,據該校有關人士稱,該校游泳池是耗資1000萬元建成的,是興建中的三洞高爾夫練習場成本的5倍。

中國最有名高爾夫球手張連偉說,人們對高爾夫有偏見。他最近在上海匯豐佘山高爾夫冠軍賽上說,「如果(廈大)建的不是高爾夫球場,而是足球場,還會引來這麼多反對聲嗎」?

匯豐有信心高爾夫在中國會越來越重要,因此投資500萬美元贊助歷時4天的公開賽。張則認為,其他任何一種運動都難以在這麼短時間內,吸引到這麼多的投資。

廈門大學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高爾夫計劃,北京大學還是在公眾壓力面前放棄了。校長許智宏說,「反對聲音太多了」。

儘管爭論不休,高爾夫在大學生當中還是越來越受歡迎。他們有些覺得這是一種新型、健康的運動;有些則把它當作將來進軍商界的入場券,須知很多交易都是在高爾夫球場敲定的。

廈大、北大還有很多其他高校(如清華)都開設了高爾夫選修課。由於只有幾個大學有球場,學生通常都要在校外練習。很多高爾夫球場都願意給大學生提供低收費,巴望著他們畢業後成為忠實客戶。2005年廈大首次開設高爾夫課接受報名時場面十分火爆,不到半天工夫60個名額就被定滿了,而接到的報名申請竟有280 個。

然而,由於高爾夫俱樂部年會員費達10至30萬元,它仍是富人的標誌。在大學高爾夫激烈爭論的背後,折射出中國人對日漸加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滿。

官方數位顯示,中國的基尼係數(衡量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數)已經到了0.47。根據聯合國數位,這說明20%的最貧困人口僅擁有國家4.7%的財富, 20%最富的人佔據了國家50%的財富。

更糟的是,高等教育天價收費剝奪了很多年輕人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大學的平均學費從1996年的800元一路漲到現在的5000元。

自1984年引進中國之始,高爾夫就一直是特權階級的專利。中國首個高爾夫球場設在香港富豪霍英東在中山投資興建的一所豪華鄉村俱樂部內。
鑒於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僅1.4畝(15畝=1公頃),政府擔心高爾夫球場會佔用太多土地和水資源。要知道,一個標準高爾夫球場需用地40-50公頃,每天耗水3000立方米。

媒體不時對公園或耕地非法建造高爾夫球場事件的報道,也激起了公眾對這項富人運動的不滿情緒。(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MF:亞洲貧富懸殊日益惡化 出現社會兩極化
中共的危機與中國的轉機研討會週日舉行
印度高層消費看俏 BMW推出極致敞篷車
中產盼施政報告改善貧富懸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