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醫療體制健全 為何多人無保險?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塞勒斯特2006年11月22日密西西比州報導)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健全、最昂貴的醫療保健體制之一。多數美國人依靠他們從工作中獲得的醫療保險,來幫助支付就醫的賬單。可是,有4650萬美國人沒有保險,當他們在拖到不得不去看病的時候,可能已經太遲了。最近一份政府研究報告把美國南方的密西西比州列為美國投保率最低的州,這個州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沒有醫療保險。那麼,他們都是些甚麼人呢,又是怎樣應對沒有醫療保險的局面呢?

*沒有醫療保險的丹尼爾*

25歲的丹尼爾有生以來大部份時間裏都沒有醫療保險。要不是5年前他被診斷出得了糖尿病,否則有沒有醫療保險丹尼爾並不是很在意。可是現在他的醫藥費用堆積如山,以至於他不得不退學打工,來支付醫療費。

丹尼爾說:“有時候我得把所有的信用卡都用上,而且用到了最大限額,就是為了買藥維持健康和生命。這種情況後來逐漸惡化,失去了控制;以至我不得不放棄很多該作的事,而這些事情對維持我的健康十分重要。”

*有工作的窮人*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專家林恩.考斯曼說,像丹尼爾這樣的情況在密西西比州司空見慣。她的研究發現沒有保險的人並不一定是最窮的窮人,而是有工作的窮人。最窮的人反而可以申請政府福利來支付醫療費用。

考斯曼說:“比如說一個個建築工人受僱於某個人,他可能跟10個人或者12個人一起工作。他們是全職工人,但工資以小時來計算,沒有福利。”

在一個建築工地,許多工人都說他們沒有健康保險,不過他們當中沒人願意就這個問題接受採訪。工頭拉利說,他理解這些工人的感受。拉利說,他是有幸得到保險的幾個合同工之一,不過他的保險和這份工作無關。

拉利說:“跟其他合同工相比,我大概算挺幸運了,因為我妻子有保險。很多人沒保險。我妻子的保險是通過州政府買的。我們還是得付一定數額的醫藥費,可是,假如要我們自己支付所有的醫藥費,那我們恐怕早就傾家蕩產了。”

*小公司不願負擔職工醫療保險*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給員工提供保險是一大筆開銷,許多小公司都承受不起。考斯曼說,許多僱主以每週工作少於40小時的僱用方式來避開提供保險的負擔,這樣員工就沒有資格享受福利。

考斯曼說:“其實我們這個州甚至有些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時候只讓僱員一個星期工作30或者35個小時,因為每週工作35小時左右的人,按規定就拿不到福利了。所以,如果僱主能把工時壓低到每週35小時以下,那麼就不必為這些員工的福利待遇而花錢。”

*員工買不起保險*

可是,考斯曼指出,即使公司提供保險,有些員工也選擇不參加保險,因為他們每月要仍然要支付昂貴的保險金。在實驗室打零工的阿利斯就是這種情況。阿利斯是單身母親,同時也是全時制的學生。

她說:“如果我購買個人保險,那我每個月至少要花700美元的保險費。假如我能得到每個月只需兩三百美元保險費的保險,那到還說得過去。可是,現在個人保險實在太貴,我真的買不起。”

因為阿利斯收入較低,所以她的孩子看病可以由政府出錢,但是她常常擔心如果她自己得了病怎麼辦。

*到墨西哥加拿大買便宜藥品*

阿利斯、丹尼爾和拉利的建築隊裡的那些工人和許許多多美國人一樣沒有醫療保險。不過,林恩.考斯曼說,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治病。

比如,在美國與墨西哥或加拿大交界的地區,美國人常常會到這兩個國家去買比較便宜的藥品,甚至都不必看醫生拿處方。在其他一些州,包括密西西比州,不管大病小病,你都可以看急診。當地法律規定,即使病人沒錢,急診室也必須讓病人接受治療,而且在有些情況下病人還可以要求醫生提供無償治療。

*政府與企業資助項目*

美國聯邦和各州政府有一些資助無保險者的項目。但是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林恩.考斯曼發現,有些無保險者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項目的存在,或者以為他們沒有資格享受這種福利。有些人可能覺得申請手續過於麻煩,還有人則是不習慣去打聽這方面的信息。

她說:“我想這大概是一種南方紳士的思維方式吧,他們不想要嗟來之食,不想要他們不該要的東西。”

除了全國項目以外,包括密西西比州在內的許多州都加入了與聯邦政府合辦的項目,確保18歲以下的孩子能獲得醫療保健。

*醫療保險成為商品*

與此同時,許多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可以得到美國最大規模的藥店-沃爾瑪連鎖店的幫助。沃爾瑪在密西西比州以及另外20多個州的所有分店都提供具有同樣成份的非名牌低價藥品。

考斯曼說,不論無保險者是甚麼人,歸根結底他們沒有保險的最基本原因是錢。她說:“醫療保健在美國是一種商品,如果你買不起,就不能買。其他發達國家有國家的健康照顧體系,人人享受起碼的醫療保健。我的最終目標是縮小保健方面的差別待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志強哽咽:救救我太太
醫療資源不足 金門縣長等向王秀紅反映
由郵費的漲價看壓在老百姓身上的山有多少
人口老化 中國養老基金虧空七千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