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失敗者還是勝利者?

從一部紀錄片看中國勞工權利

何清漣

人氣 14

【大紀元11月25日訊】最近,一部題為「失敗者還是勝利者」 (Losers and Winners)的德國紀錄片問世。這部以他者眼光拍攝的紀錄片很能說明中國勞工的生存權益。通過電影畫面在德國工人和中國工人之間交錯切換這種直觀方式,「失敗者還是勝利者」記錄了這些中國工人在德國的經歷--

  2003年初,中國兗礦集團以購買技術的方式收購了德國多特蒙德魯爾區的凱澤斯圖爾焦化廠,中國方購買的是技術,原價6.5億歐元的設備是以廢品價格每噸15歐元賣給中方的。中國機械工業建築總公司(簡稱中機建設)的四百多工人將該廠拆解,裝在萬噸貨輪上運回中國。這些中國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一周工作7天,每個月掙400歐元,卻幹著德國工人給4,000歐元也不願幹的工作。德國人以為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中國工人一年半就完成了。

  --這個故事似曾相識,因為兩百多年前美國西部修築鐵路時,中國勞工也是以其工資低廉但比其他國家的勞工更能吃苦耐勞而舉世聞名。不過,這次付中國工人工資的不是外國老闆,而是中國本國企業兗礦集團。否則可以被民族主義者控訴為外國資本家對中國工人的殘酷剝削。
  
如果按中國官方習慣用的宣傳口徑,肯定要說「中國工人以吃苦耐勞與不計報酬的工作精神贏得了所在國高管及工人們的尊重,大家翹起大拇指稱讚『中國工人好樣的!』」--這類言論在中國的媒體宣傳中從來就未絕跡。

  接下來的鏡頭就是工人們在德國的生存狀態與他們的未來希望了:

  這些工人8個人睡一個房間,吃工地食堂的「大鍋飯」,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他們省吃儉用,將攢下的一點錢留給家裡,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接受教育,「做個白領」;每個月,中國工人就要選出7個最勤奮的工人作為「本月最佳工人」,戴上大紅花照相上光榮榜……

  這類情景中國人亦不陌生。當今到城市裡打工的兩億多農民工,如果能夠達到這些工人的生存狀態已算是非常「幸福」了,比他們更糟糕的處境比比皆是,比如幾十個人睡在一個四面漏風的工棚裡,辛苦工作數月乃至更長時間卻拿不到分文工資,追討欠薪還要挨打甚至送命。哪有僱主願意花心思給他們戴上大紅花?
    
德國導演當然不會知道遙遠的中國的真實情況,他們每天聽到的、看到的有關中國的消息都是中國經濟發展如何迅速、中國正在崛起,中國將在20年內要趕超美國,人民生活正在迅速改善……即使到了中國,進入他們眼簾的也只是中國那幾個「現代化櫥窗」的美景。基於此,他們自然無法得知占中國人口80%左右的社會底層的社會成員,如果能夠得到每月四千多人民幣收入,並通過省吃儉用寄回其中將近一半,已經是一個多麼令人鼓舞且不易得到的機會。

  最有意思的是負責該項目的黨委書記莫立崎(他的夢想是早日坐上奔馳)對這種「血汗工資制」那種理所當然、充滿自豪的感受:「毛主席有句話是: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哪有兗鋼的今天?我們在地下800米礦井工作的工人,頭上哪天不是嘎扎嘎扎的響,那能沒有一點危險嗎?要是按照德國人的做法,那就別幹了。」「我覺得,德國雖然現在比中國好,但是如果不知道變動,遲早要被中國超過。」

  那麼究竟誰是勝利者,誰是是失敗者呢?導演呂肯認為這應該由觀眾自己決定:「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德國和中國工人都是失敗者:中國工人拚命地工作,卻看不到一點美好的前途;德國工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關閉了祖輩相傳的礦井,心靈的苦悶難以表述。」

  從社會進步的角度看,中國工人的生存狀態首先證明了社會制度的失敗,因為這一制度缺乏人性,國家財政的富裕是通過勞動者極不體面的血汗工資制度支撐起來的。而中國工人之所以成為失敗者,那是因為他們承擔了社會制度失敗以及人口與資源關係過分緊張的傳遞效應。而他們希望所在,即後代能夠成為「白領」的夢想,也因為中國教育成本的高昂與知識型勞力嚴重過剩而變得遙不可及。

--載自華夏電子報第167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著名社會經濟學家何清漣、程曉農11月5日抵休演講
易大旗:後極權與失語者
透視中國權力授受過程中的官位買賣
何清漣、程曉農11月5日、6日休市演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