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哥華「文革四十週年溫哥華華人懇談會」上

國學家痛陳中國文化「失憶症」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石山溫哥華報導)新西蘭著名中國文化研究者、國學家劉宏毅博士11月25日在溫哥華「文革四十週年溫哥華華人懇談會」上,作了題為「精神重建與國學危機」的演講,他認為,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化遭到滅頂之災,直至四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最徹底的否定。中國人的傳統被作為「四舊」(舊思想、舊觀念、舊風俗、舊習慣)遭到徹底剷除,如今七十歲以下的中國人鮮見讀過《三字經》的,劉博士認為,中國文化的「失憶症」現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示。
  
漠視文化傳統的變異
  
劉宏毅博士認為,文化與傳統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文化傳統變異了,這個民族就名存實亡了。
  
他說,任何一個文化體系,無論中國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剖析它,大概可以發現三層結構。第一層是文化的表層,也叫做文化產品層。文化產品包括衣食住行、器具文物、風俗習慣等,最表層最直觀的東西。不同的文化體系有不同的文化產品,「多元文化」就是不同文化產品的互補與融合。

文化體的第二層是行為層,有文化行為才能產生文化產品。國家民族的典章制度、法律法規、語言文字、管理系統等,通屬文化行為。文化體的最裡層是文化的核心,包括一個民族的道德意識、價值取向、思維觀念、世界觀、生命觀、對是非善惡的評判標準等。這是一個文化體系的核心,由此來規範文化行為,產生文化產品,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
  
劉宏毅博士強調,今天我們一說到中國文化就是耍獅子、舞龍燈、中餐、京劇,這些東西當然不能說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充其量只是中國文化的產品而已。如果我們要復興的文化只是這些詩詞歌賦,經卷文物,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它不能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文化體系衝擊的後果
  
劉博士認為,當今中國物質文明的現代化似乎已走到了盡頭,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西方國家跑得還快。西方國家出現的問題我們有,西方人沒有的痛苦我們也有。文化行為與文化傳統不匹配,會對文化體系造成巨大的衝擊與震盪,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劉博士分析有三大後果。
  
第一,內心無法安頓,心靈沒有歸宿。沒有超越物質之上的精神文明,生命缺乏價值,人就覺得活著太累,沒有意義,沒有信仰的人在生活中就苦了。目前中國每年的自殺人數接近30萬,抑鬱症與自閉症患者達到2600萬,究其根源就在於文化傳統沒有了。斷了根丟了魂的人,就只能憑藉感官刺激以及金錢、地位、權力等虛榮來麻醉自己,自欺欺人。
  
第二,社會性的道德崩潰,人的道德水準下降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低谷。中國古代雖也有因戰爭動亂、朝代更替等社會動盪帶來的人心混亂,道德淪喪,但文化傳統還完整,道德意識還存在,社會還有基本公德。今天的社會已經跌穿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完全靠利益在驅動。
  
第三,群體水平上,缺乏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文化悲觀」造成的巨大陰影,明顯地弱化了民族的內聚力,使人們精神萎靡,很少考慮未來的事情。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動物,能在艱難困苦中看到希望,提升自己奮鬥的力量和勇氣。丟掉了自己的文化與傳統,產生這種力量和勇氣的源泉也就枯竭了。
  
劉宏毅博士認為,一個國家經濟落後不算什麼,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總能發展起來。但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亡了,這個民族就永無翻身之日了。歷史上的猶太人亡國二千多年,但它的文化沒亡,所以時機一到就有再復國的可能。放棄自己文化全盤西化的菲律賓,其結局與現狀是有目共睹的,很可以為戒。
  
中國人尚不敢認祖
  
劉博士指出,中國的史學按照西方史學的架構來解讀自己的歷史,結果是將奴隸制、封建社會、神政合一等概念強加給中國史學,而一個歷史上真實的中國已經無從知曉了。龔自珍曾說過「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文化與歷史是互相承載的,後人不清楚自己的歷史,自然就對自己的文化身份產生懷疑,民族性淡漠,甚至不認同這個民族。
  
他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完整的學術體系也有自己獨特的解釋系統,脫離了這一體系,中國文化就會變成零散的知識,脫離開特有的解釋系統,誰也無法理解中國文化的真實意義是什麼。一個留學美國的學生說:「英文版的易經我能看懂,中文的易經我看不懂」。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現象。為什麼對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反而不懂了呢?因為文化的解釋系統不存在了,正如有草藥沒有方劑一樣。六經的文本雖然還在,無奈它固有的解釋系統沒有了,誰能讀懂其真實義呢?
  
劉宏毅坦言,顧頡剛、郭沫若、範文瀾都算是當代的史學家,但沒了中國文化的解釋系統作為參照,他們除了發現推動歷史的力量是階級鬥爭以外,還能研究出什麼結果呢?1949年到現在快60年了,至今大陸中學生的歷史課本還都是試用教材,中國人心虛膽怯地不敢認祖宗。所以務必要呼籲全力搶救中國文化的解釋系統,這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
  
劉博士對目前建立「孔子學院」和大陸各大學、研究所都在搞「國學」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解釋系統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傳統在哪裏,「國學」最終難免淪為古代文化介紹與古漢語培訓。很難說能讓傳統文化變成文化傳統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何況國學研究者本人,有的戴著批判的有色眼鏡與顛覆傳統的使命,最後只能得出「傳統文化95%以上是糟粕」的結論。
  
劉博士曾是名中醫,後在澳洲獲管理學博士,對中國文化有極深的造詣,他強調,知識份子的責任不在於振興經濟,而在復興文化。宋儒張載說過,為士者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唯有如此,社會才能安定,人類才有幸福。

新西蘭著名中國文化研究者、國學家劉宏毅博士11月25日在「文革四十週年溫哥華華人懇談會」上,作了題為「精神重建與國學危機」的演講.(大紀元記者石山攝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哥華民眾聲援賈甲決裂中共
陳破空:是“現代化”?還是“偽現代化”?
溫哥華大溫大雪  停電停課交通大亂
李大立 : 讓人民審判「政治殺人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