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科解禁 開放中國團觀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高嘉和、郭怡君/台北報導〕台灣科技重鎮的新竹科學園區,即將對中國觀光客解禁!

政府高層官員透露,政府已決定有條件讓中國觀光客組團進入竹科等科學園區參觀,相關配套措施正由國科會、陸委會等部會處理中,預計在第一批中國觀光客直接來台時,就可同步推動。

官員說,相關配套措施包括:事前由旅行社申請獲得園區管理局同意、團進團出、定點(如科技生活館、史料館 )、定線(PARK TOUR路線 )、定時(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 );若有違規情事,當事人及旅行社將受處分。

據了解,竹科先前也已決定開放讓本國人民參觀,開放時段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但中國觀光客將僅限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且嚴格要求團進團出,限制較本國人士稍微嚴苛。

竹科管理局主秘何有忠表示,竹科早就開放中國人士專案申請參觀,每年有五、六千人次,就算擴大到一般大陸客觀光,會有多少人有興趣到竹科,不無疑問。

他表示,開放園區觀光是配合新竹市政府的觀光政策,管理局已制訂定點、定時、定線的原則,大多數時間觀光客只能在車上,沿著區內道路參觀園區建設和生態藝術景觀,僅在園區史料館等少數地點能下車看,而駐區廠商的建物進出人員都有嚴格管制,管理局認定即使發生中國觀光客脫隊意外,也不至於導致敏感科技外流。

黃得瑞 竹科觀光推手

記者洪友芳/特稿

竹科管理局長黃得瑞上任後,積極推動竹科觀光休閒與文化藝術活動,乍看似乎「不務正業」,他卻深具信心認為,這其實是要為竹科科技「正業」注入更多本土文化創意與能量,帶動產值成長。

竹科管理局日前發布明年初試辦竹科開放定點、定時、定線觀光,接受中南部、日、韓與歐美等國家觀光客參訪,計畫每天受理十二梯次(每梯次約二輛遊覽車 )申請,行程約九十分鐘,規劃觀光路線以不影響廠商運轉為原則,從科技生活館、園區瀏覽、靜心湖到史料館,並將結合地方觀光資源,延伸旅遊建議行程。

本月23日,竹科管理局將舉辦一場「科學園區創意趕集文化嘉年華」,邀請民歌手胡德夫、陳明章與本土文化創作者共同演出,營造園區成為假日休閒好去處,也讓十一萬餘名竹科人有個放鬆與紓壓的管道。

竹科管理局成立二十六年來,定位一直以服務竹科廠商為主,包括開發土地、協助建廠與行政業務,黃得瑞卻有不同想法,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廠商將人文藝術融入公司文化中,並視為爭取人才的福利,多位老闆很認同他積極推動觀光休閒與文化藝術,認為可啟發竹科人更多創意思考,也讓外界對竹科有更多了解。

只防看熱鬧 不防懂門道

記者羅添斌/特稿

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觀光客禁地的新竹科學園區,將在有條件下解禁,中國觀光客一波波湧入科學園區看熱鬧的情景已是在所難免,但在此之前,打著學者專家名義進入科學園區一窺堂奧的中國籍人士,卻早已是化整為零登堂入室,台灣科技重鎮這種「懂門道的不防,光防看熱鬧的」,令人擔心台灣科技研發成果流出。

政府開放中國人民來台觀光是既定政策,但為了維護國家安全,特別在「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規定,行程安排必須排除軍事國防地區、科學園區等重要單位,因此儘管在各類民調中,科學園區高居中國觀光客最想參觀的非自然景觀之冠,但科學園區仍無法解禁。

如果這是一項全面性的標準也就罷了,相反的,政府卻大開方便之門,分別以來台從事「商務活動、專業活動」許可辦法,讓來台從事「專業、商務交流」活動的中國學者專家、商務人士,大大方方直接進到園區聽簡報、看製造流程,與台灣科技菁英對談,國科會還因此訂定中國人士參訪園區的處理原則,讓真的懂得門道的中國人士直接進入台灣科研核心,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統計資料顯示,歷年來經由「專業人士」管道進入竹科參觀的中國人士,已達五九八一人,他們默默地吸收台灣科技精神、啟發對高科技的創新思想後,相對的讓台灣科技研發心血流失,這是極為嚴重的事,從根本上讓台灣失去競爭優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