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關注廖夢君之死

楊銀波

人氣 1

【大紀元12月15日訊】閩籍敢言作家廖祖笙,定居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最近因一起殘忍命案轟動互聯網。其子廖夢君未滿16歲,系南海區黃岐中學優秀學子,於2006年7月16日慘死母校校園之中。此案至今近五個月,南海當局非但未破此案,反而呈現多種荒唐局面:定論廖夢君為「涉嫌行竊,故意傷害老師,而後畏罪跳樓自殺」,屍檢報告被當作「機密材料」不得調看,屍體不准拍攝,新聞媒體遭到全面封鎖,傳媒報道稿件遭壓遭撤……。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網民紛紛譴責學校、警局,並通過廖祖笙提供的一系列情況給予深層次的分析,斷定此案必屬冤案,而真兇卻逍遙法外,受盡保護。種種狀況顯示,這是一起經過精心偽改,並蓄意扭曲、隱瞞的刑事命案。廖夢君之死不管是出於偶然還是謀殺,都不可能落到「自殺」的定論之中,以其一貫品行及案發後的目擊證據、證詞、推理,更不會有「涉嫌行竊,故意傷害老師」的可能。

本案疑點頗多,官方口徑被網民駁得體無完膚。不過,即使真兇的犯罪過程和結果可以被還原,其犯罪動機卻是最大的疑問。廖祖笙本著失子之痛,提到「有目擊群眾看到有三個老師和一個保安把我孩子從操場上追打到三樓」,「惡魔教師活活打死學生」、「黃岐中學把二樓、三樓、五樓牆上有血跡的地方鏟掉,而後找人重新粉刷,有毀滅罪證之嫌」,「案發現場由始至終,死者家屬、律師、多家媒體記者無一人得以進入」等等,實際上已經將矛頭指向校方。也就是說,不管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黃岐中學都在努力將自身損失降低到極限,為擺脫干係,盡力將責任小化到「毫無責任」的程度,從這一點來理解廖夢君在生命與道德上遭受的雙重侵害,就已十分容易。

廖祖笙畢竟是有批判力的作家,他不甘心處於這樣的局面,因此他努力將一個命案推向一個地方。請看他在10月20日留下的文字:「同樣是在佛山,同樣是在南海,有這類悲慘遭遇的家庭並非只此一家。這幾個月來,通過走訪大量的群眾和學生,我瞭解到當地有過多起類似的命案。那些死不瞑目者,儘管生前從無劣跡,儘管身上傷痕纍纍,他殺的痕跡十分明顯,但死後也一樣被人『追認』為『小偷』,也一樣被定性為『自己撞死』、『自己跳車摔死』、『自己跳樓自殺』……。與此同時,我還瞭解到有些幹部嚴重違法亂紀,只要中央有工作組到此調查,必有群眾向工作組揭發、舉報作奸犯科者的種種劣跡。」在佛山市,在南海區,這裡的黨政執法者究竟在如何維護社會安全、保護人民利益,不得不令人強烈質疑。

廖祖笙一直質疑著,並且並非案發後才有此態度。他關注著中國教育,以激烈的雜文風格,一直批判著現行的教育制度與醜陋的教育現象。諸如:5月8日,《我也不會讓教育部部長周濟睡得太安穩》;5月10日,《教育部部長何時向國人道歉、謝罪》;5月12日,《周濟部長的人生字典裡還有榮辱二字嗎》等等,一直到7月11日的《教育已成妨礙中國發展的絆腳石》。在案發前的38篇文章之中,近80%的文章都與批判教育相關。如果把這樣的批判與其子的死亡相聯繫,似乎有些牽強,但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假如這種可能性被確認,那麼「文字獄」的範疇就被擴大了:獨立批判所帶來的後果已經具備「誅連」性質,而且這種誅連是以非行政、非司法的模式進行,言論問題不是言論解決,也不是法律解決,而是法律之外的暴力解決。如此推論,目前缺乏證據,但此案已經顯示了這種可能性,這對獨立批判者無疑是一個恐怖的訊號。

警局的立場更令人懷疑。人們不知道佛山警方受到了什麼樣的權力阻礙和利益阻礙,也不知道這種敏感命案的處理是否有著不言自明的潛規則,總之,他們不敢查明真相。或者說,即使現在有一個巨大的壓力施予他們,他們被逼無奈地去重新偵查,許多證據都被毀滅了,許多證詞意味著必須更改,許多證人意味著必須翻供,許多業已毀滅的證據又要想盡辦法尋找回來,許多涉入其中的警察可能面臨嚴重的法律制裁和行政、紀律處分。最重要的是,那些至今還逍遙法外的真兇,究竟要不要打擊?打擊之後如何避免報復?越是這樣推測下去,我們就越感到事態嚴重,因為一個地方的治安狀態與當政者之間乃是責任掛鉤的問題,廖夢君之死及其它命案的驚人相似,無疑說明當局在有意遮掩或逃避著什麼。這個「什麼」,可以有諸多解釋,比如:遮掩逃避自身職責,遮掩逃避權力反撲,遮掩逃避資本撤離,遮掩逃避黑社會武力……。在一團迷霧之中,民憤轉移到對地方深層問題的思索:為什麼某些勢力有那麼大的能量,可以顛倒黑白、偷天換日?這股勢力是由哪些人組成的?誰來消滅這股勢力?

這個案件的真相也許並不複雜,但其暴露出來的問題實在太多。案發校園,這僅僅是校園暴力嗎?封鎖新聞,宣傳部門在為誰撐腰?幕後那些心驚膽戰的人,那些為虎作倀的人,構成了一個怎樣的集團體系?如果沒有網絡,沒有人能夠更為具體地得知來自死者之父的斑斑文字——包括我在內,假如沒有讀者一次又一次地打我的電話,我也將陷於對這個案件的茫然無知。那麼,網絡能夠為這個案件以及這個案件所涉及的黑暗背景做些什麼呢?難道僅僅是聲援,僅僅是打電話給佛山當局,並安慰痛苦無奈中的敢言作家廖祖笙?傳媒失語了,網絡又沒有能夠集結出更大的力量,人民難道只能忍辱偷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拷問良知的一刻,這是詰問勇氣的一刻,當一些黑手妄圖摀住事實的真相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站出來表明我們對於權利的態度:我們不願意過一種在當危險就在身邊卻不敢指出這種危險所在的生活!所以,我們應當呼籲在一盤散沙格局之下的人們重新站出來,去吶喊,去爭取,去督促。

我曾住在南海區的對面,中間只有珠江相隔。在江的對面,曾經有過康有為、有過黃飛鴻、有過李小龍,但是今天,那裡有一個普通而痛苦的中國作家廖祖笙,他不屈服於不堪的世道,不屈服於兒子慘死後還被玷污人格,他憤怒了,希望把事實重新還原,懲治共和國裡舉起殺戮之手的真兇,懲治顛倒黑白的一切撒謊言。他要的不僅是真話、真相、真理,更重要的是正義。這種正義只在虛擬的網絡中延續了將近五個月,但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有實力去追尋正義的人卻遮掩了、逃避了、退縮了。我們借助電視屏幕所瞭解到的那些執政為民、勇敢智慧的統治者、維護者突然消失了,不說話了,不動手了。這種死寂的沉默,居然讓我們開始擔憂廖祖笙的人身安全。我們想見證:在「上面」還沒改口的情況下,「下面」的人敢不敢犯上?敢不敢本著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從業規律,去介入此案,並著眼大局,一查佛山民情,整頓政局,規範秩序,使社會從無序雜亂恢復為有序通坦?

末了,我再說兩點:其一,南海區曾有數起大案,關於民眾之苦,諸位也可查閱當地失地農民之悲情;在本人遭受過的黑社會威脅當中,其中一次就來自南海區:我剛到南海區附近,就有人打來索命恐嚇電話,並威脅我在當地的幾位親人,簡直莫名其妙!此地不查,民生堪憂啊。
————————–
原載《議報》第280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欄】楊銀波:懷念死者
作家廖祖笙擔心愛子屍體遭強行火化
楊銀波:《大長今》與「中國怎麼啦」
楊銀波:反省劣根,堅守底線,攀登信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