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揭開蔣家神秘面紗 發展後慈湖潛力無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縣一日電)隨著兩位蔣故總統暫厝桃園縣大溪鎮慈湖與頭寮陵寢的時光日益久遠,昔日只有鮮少政要出入的「後慈湖」,也將隨著桃園縣有意開發下,揭開神秘面紗,成為另一旅遊景點。

沿著慈湖陵寢旁的一條小路,即可通往後慈湖,昔日蔣中正、蔣經國在世時也都曾前往休憩,由於時光背景不同,後慈湖沿途均設有碉堡、地下通道,連廁所都被秘密掩體包圍。

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溪水先導入位於慈湖上游狹長的後慈湖,再溢流經過一條名為「龍過脈」的彎曲田壟流入慈湖。目前一般遊客僅能在前慈湖觀賞悠游湖中的黑天鵝,但卻無緣前往後慈湖一探究竟。

由於後慈湖人煙罕至,不受污染,湖水清澈,加上翠綠山巒,雖談不上大山大水,但景致秀麗,儉樸素雅,另成一格。

隨著兩蔣陵寢遷移問題再現,桃園縣政府將著手接管國防部移交的陵寢管理處,屆時將以觀光價值為全面考量,並進行適當、逐期開放。

與國內其他旅遊景點相比,後慈湖無法與之相較,主要原因是當初後慈湖只是作為蔣家與其他黨政要員蒞臨時,若逢緊急應變,可以作為逃離之用,所以後慈湖佔地面積不大,活動空間也有限,若他日引入上百觀光遊客,勢必因擁擠而失去淡雅之風。

只是沿著陵寢到後慈湖近一、二公里的路程中,視野可見長滿青苔的廢棄碉堡、水泥辦公室、秘密地道,這些卻令人揚起懷古幽情,掉入不同的時光隧道。

桃園縣政府未來將在周邊規劃豆乾博物館,加上現有的蔣公紀念園區,慈湖仍具有高度觀光價值。雖然開放後慈湖是遲早的事,但如何兼具休閒品質與保護古蹟的概念,則需深入規劃。

慈湖陵寢附近周邊觀光完善,一天旅遊可以選擇在附近散步,順道到大溪來趟古蹟之旅;也可以選擇前往復興鄉,享受原住民風味的高山之旅。

如果有兩天以上行程,則可以沿著復興鄉經由北橫前往宜蘭;每到秋冬之際,櫻花、梅花綻放,加上山嵐飄緲襲人,呼吸皆為清澈之氣,算是北台灣著名旅遊路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