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時報》主編突遭降職是因言獲罪?

【大紀元2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採訪報導)繼《新京報》總編楊斌被解,《冰點》周刊遭整肅後,中國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周刊主編陳傑人又突然遭到降職,他的降職是否也是《因言獲罪》?

據海外的中文網站《博訊》網報導,中國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周二版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批評中國官方網英文版錯誤百出,文章認為這是有關領導不重視及官僚作風造成的結果。

時隔不久,該周刊主編陳傑人因為這篇批評報導而被高層降職為普通編輯。據說,官方有關部門認定這篇文章影響了中國的對外形象,因此向《公益時報》施加壓力,將負責該刊物的主編陳傑人降職為編輯。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女士說,中國官方的報紙現在為了盈利,常常辦一些周刊或副刊,為了吸引讀者,編輯往往會刊登一些民眾關心的社會問題,這就會觸及一些敏感問題。

蔡詠梅:有些其實不是敏感問題,就你剛剛提到那個問題,他說網站錯誤百出,我覺得這個在現在來講,其實不是什麼敏感,只不過就在當局的意識裡面,媒體就是一個宣傳工具,就是我的喉舌,你不能倒過來指揮我,所以只有我才能指揮你,我叫你講什麼,你就講什麼,而且你居然講到我頭上來,挑三挑四的,意思就是我不能接受。

儘管《公益時報》總編劉佑平否認陳傑人的降職與批評政府英文網站的文章有任何關係,但該報周刊主編陳傑人本人在接受海外媒體採訪時表示,批評政府網站的文章和其他一些文章被高層認為是在輿論導向上出了問題,這才是他遭降職的真正原因。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女士說,中國政府最近對某些新聞媒體進行整肅是擔心國內一些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會失控。

蔡詠梅:胡溫上台以後,因為中國社會動盪,問題很嚴重,雖然中國經濟現在發展好像很高,中國的財富好像也增加了,但是社會危機非常的嚴重,現在中國的繁榮其實是非常膚淺的表面的。所以當局有很深的危機感,它們就很害怕在媒體中間,由於訊息暴露出什麼問題,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然後衝擊了它的政權的穩定性。

貴陽的時事分析人士曾甯說,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為了限制新聞媒體的監控能力,提出了媒體不能異地監督的要求,他指出,當地媒體很大程度上控制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往往不敢報導地方上的各種腐敗現象。

曾甯:做為貴州地方的報紙,它直接受到貴州地方政府的領導,它肯定要受到貴州地方政府的整肅,貴州地方政府往往是千方百計的不允許貴州地方的報紙報導本地區的一些黑幕。這樣子的客觀情況就形成了所謂的傳媒對異地的一些黑幕的披露、對異地一些不公正事件的報導。比如說我貴州的報紙報導發生在廣東或者發生在湖南、四川的一些黑幕,一些不公正的事件。

曾甯說,過去有段時間,曾經有一些新聞媒體對外地的一些腐敗現象進行報導,這使一些地方政府十分惱火。

曾甯:中國社會可能在進入這樣一種突發性事件越來越多,民眾群體性的事件越來越普遍,整個中國社會和中國當局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的這樣一種形式上面,它們非常的擔心,傳媒可能對某些事件的一些報導,會引起整個社會的一種變化,會引起整個民眾情緒的變化。

貴陽的時事分析人士曾甯說,中國政府限制新聞媒體對土地糾紛及警民衝突事件的報導,不僅不能緩解這些社會矛盾,反而會導致這些矛盾的更加激化。他認為,如果老百姓不能向媒體申訴冤屈,他們有可能會採取更加極端的模式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沒有了冰點的殘冬,離春天不會太遠了
微軟受國際壓力改變刪除博客做法
美四信息產業公司不出席國會聽證
美人權組織痛批網路商協助中共當局控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