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上打造新的好萊塢

人氣 1

【大紀元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景和編譯)互聯網已經逐漸變成電影製片與電視製片的新天地了。

商業週刊報導,自從蘋果公司執行長Steve Jobs 在去年十月的iPod新品發表會上,晃了一下視訊部落格Tiki Bar TV之後,就把這個大學生的遊戲表演變成了線上的熱門節目。十個月前才成立的Tiki Bar TV,一共吸引了近20萬名的觀眾,約等於若干成立已久的有線公司中某些節目的觀眾數目。

經過多年的鼓吹,把互聯網當成電視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以前從來沒有如此機會,可以如此面對觀眾,和傳統的電影製片與行銷公司比一比高下。

跟緊步調 別落伍

為甚麼網路電視的流行,要拖到現在呢?原因之一是高速連網的條件,到現在才 成熟;這也和整個產業結構有關,包括當今數位相機、影音播放機的普及,也都是重要因素。接下去將引爆視訊相關業務的成長,還包括:出版、廣告、架設主機的 服務、視訊軟體等。Google、雅虎、微軟、美國線上、iTunes等大公司都在摩拳擦掌,準備提供視訊產品與服務,給讓製片人免費或付費使用。

尖端技術也讓我們更容易繞過傳統視頻商的配銷通路。譬如影音光碟出租公司(如 YouTube, Vimeo, 與MySpace)也提供了影片檔下載與上傳的服務。再如RSS的技術、以及Brightcove 和TiVo 所提供的服務,也都讓視訊檔案可以傳送到少數特定的族群。Brightcove 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Jeremy Allaire 說,「以前只有少數人有版權可以販售網路上的內容,但是現在可就不一樣了。」(註:TiVo是一種可以在電視上收視網路視訊節目的硬碟錄影機)

視訊部落格(vlog或Video blogs)就是一個例證。最近這幾年內,成千上萬部落格紛紛冒出,而且還躍入即時模式。他們都希望能有所獲利,有一個名為Rocketboom 的視訊部落格,就是在幫助網民開闢這種新市場,它提供每週5天、每次3分鐘的促銷廣告,吸引了每天13萬人次的瀏覽量,它也可以利用TiVo來配銷。

把網路當新聞台

其他各種視訊影集的範圍甚廣,從報導科技的部落格Engadget,到動畫議題的Carp Caviar,琳瑯滿目。還有一個名為Ask a Ninja的部落格,就是由Kent Nichols 和 Douglas Sarine將手頭上有關忍者的資訊,轉為供人查詢的服務。從去年感恩節推出後,吸引了近25,000名觀眾,Nichols也預期能從衍生的光碟與產品 廣告中獲利。

互聯網不只提供各種演出的天地,它也提供給整個網路之用。17個月以前成立的ManiaTV 透過互聯網播出它的現場節目、接受音樂與影片的點播,每個月吸引200萬個訪客。

去年 Brightcove 公司開始推出一個出版暨發行平台,供大大小小的製片商能建立自己的線上頻道。製片商可以販賣它的節目、接受訂閱,或與Brightcove分享它在頻道上的廣告收入。

出售網路空間

雖然以上種種變化都促成整個娛樂界的民主化,但是不只是獨立製片人或草根人士把網路當成是另一個發行的頻道,傳媒巨人 MTV, CNN 和ABC也已經建立它們自己的網路。和Brightcove合作的傳媒,包括路透社與Oxygen Media。Sci Fi Channel推出了Battlestar Galactica視訊部落格,提供了一些製片的幕後趣事,就被下載了35萬人次。

由於觀眾的分化、線上廣告被看好,不難看出為何獨立製片商和類似Establishment 公司紛紛進軍網路電視的新天地。目前,網路視訊的廣告收入是累計每一千人次收25美元,這是一些互聯網上主要入口網站的熱門商品。不論網路電視的型式如何 不同,太小公司的生意模式都不外乎:以觀眾中的累計人次來出售廣告,或讓廣告主以更經濟有效的方式把廣告傳送到特定的族群。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傳媒鉅子紐約峰會 共商數碼時代挑戰與機遇
中正:李淵被襲擊表明中共內部也在搞欺騙
惠普電腦前總裁費奧莉娜悄然復出
好萊塢缺乏型男 歐洲帥哥「玩火」冒出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