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優於全球 亞股後市依然可期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治平台北二日電)去年亞洲股市漲幅驚人,投資人收穫豐碩,展望今年,機會和問題與去年相當接近,全球經濟仍呈穩健成長趨勢,而亞洲市場無論是整體經濟及企業獲利成長率優於全球平均值,因此,亞洲市場仍是今年最值得投資的成長型市場。

去年亞洲股市漲翻天,雖然年初日韓股市大跌,讓亞股蒙上一層陰影,但亞洲經濟今年仍可維持6.5%成長率,高居全球之冠,加上中國、印度龐大市場需求,可望持續推升企業獲利,市場機構甚至推估亞太企業盈餘成長率將高達 15.7%,在在令人無法忽視今年亞股表現。因此,今年全球關注焦點仍鎖定亞太區域,尤其亞太貨幣全面看漲,預期中、長期亞太股市仍呈多頭行情。

亞洲人口約佔全世界一半,GDP 則接近四分之一,但股市總市值還不到全球六分之一。由於預期亞洲 GDP佔全球比重將逐年上升,長期蘊含的經濟能量吸引投資人眼光,亞太股市市值有十分寬廣的增長空間。

元大投信國際部副理李湘傑也認同上述看法,並表示,以投資區域來看,國際各大券商報告均指出,今年成長最快速的區域為亞洲,並且持續看好亞太區的經濟展望。受惠於中國大陸及印度龐大內需及基礎建設興建,亞太區域貿易量快速增加,且經濟獨立性也明顯增強,亞太區域貿易將愈來愈不受歐美國家需求增減的影響。

李湘傑指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歷經多年景氣空頭後,經濟近年來開始由谷底回升,將走出多年的通貨緊縮陰影,由失業率逐漸下降及十五年來首見回升的東京地價等經濟數據便可知其一、二;再觀察亞太區股市,日本、韓國及印度股市頻創新高,不斷吸引外資注入,可謂亞太區三大魅力國家,也將扮演亞太區域的經濟火車頭。

分析國際資金流入亞洲市場的數字,統計去年僅日本就流入了 95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資金,遠超過2004年的水準達50%,也高於1999年的前一高峰約12%。而亞太其它地區則可望連續第3年吸收300億美元以上的國外投資淨額,為亞股添加不少助力,漲勢欲罷不能;預計今年仍有龐大資金流入,可望引發資金行情帶動整個亞太區域大多頭走勢。

若將眼光放在亞洲企業獲利方面,英國保誠集團投資總監翁兆奇表示,過去分析師對於亞洲企業的獲利預估原本就很容易在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當中搖擺,在六個月前,所有分析師幾乎大幅調升亞洲企業獲利預估,而目前,多數分析師又對亞洲企業獲利預估有所保留。

翁兆奇指出,即使如此,目前分析師對亞洲企業的獲利預估仍高於全球水準,不容忽視的是,雖然今年以來已經有大批資金投入新興市場股市,但有更多錢仍躺在銀行尋找更有效率的投資標的,投資獲利的關鍵就在於選擇投資地區和個股。

雖然投資機構不約而同看好亞洲股市,但韓國及日本股市年初連袂重挫,將今年以來的漲幅幾乎全部吐回,確實讓大家不再一面倒的強烈看多亞股後市,但從基本面來看,日韓二大市場經濟結構仍佳,而且多頭市場向來就有緩漲急跌特性,長線來說仍無礙長多走勢,日韓股市未來應該仍有續創新高機會。

匯豐中華投信總經理陳如中特別分析日韓兩地經濟,南韓股市過去兩年出現幾項重大結構性轉變,包括企業負債比率因高現金流量而大幅降低;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因外資持股比率大幅提高而改善;在三星、樂金、現代等大型企業努力下,韓國企業品牌價值大幅提升,舉凡重工業、汽車、電子、製藥、金融、消費等,產業百花齊放;種種利多現象,都將持續在2006年發酵。因此,南韓股市多頭走勢在2006年可望延續,預估南韓Kospi指數仍有高點可期。

在日本方面,陳如中認為日本振衰起敝的關鍵,主要來自於首相小泉純一郎進行各項政治與經濟改革,日本政經結構大幅轉變。在過去長達十餘年的景氣調整期間,多數企業致力重整或合併,企業體質出現重大改善,現今日本企業股東權益報酬率已超過80年代高點,但目前東證一部指數卻僅有高點時一半的水準,顯示日本股市仍有極大向上調整空間。

統計去年亞太區域股市表現,南韓股市漲幅居冠高達54%,印度及日本也都有高達40%以上漲幅,預期在基本面強力支撐下,亞洲主要股市日本、韓國和印度都將延續去年漲勢,即使去年漲幅已大,基期已墊高,但幾乎沒有任何投資機構發表對這些股市負面的評價,且在日本經濟復甦及中國、印度需求大量湧現下,亞洲股市多頭氣勢可望延續。

相關新聞
新台幣午盤貶1.18角 暫收32.117元
亞股止血 日經漲355點
美股大跌引發骨牌效應 台股欲振乏力
分析師預估:7月前新台幣/美元升值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