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園住宅」為居家氣質首選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二十五日電)都會區的空氣品質值得檢視,業者表示,「公園住宅」提供休憩空間即成為民眾購屋時的首選,只要掌握「停、看、聽」三原則,注意住宅附近的環境,當可有效避開嫌惡設施或是汙染等不利居住的地區。

由於交通工具使用頻繁、道路塵揚、工商產業發達與建築業活絡發展等影響,都會區空氣品質往往較非都會區的空氣品質為差。民眾在選購住家時更應慎思嫌惡設施對於住家安全或居住品質的干擾程度,相對也使房價較一般區域行情降低5%至25%不等。

北區房屋不動產理財研究室提醒消費者,檢視住宅空氣品質掌握「停」、「看」、「聽」三項原則,就能輕易的為「住宅氣質」把關。

第一、「停」–停下腳步,觀察房屋內外空氣對流情形,屋內是否會因為對流不暢或是鄰近設施的影響而出現異味。

第二、「看」–住宅附近要詳細實地勘察,作徹底的了解,最好是每一條巷道都能實地走過。

第三、「聽」–若對於區域環境不熟稔,不妨多向當地民眾詢問或是打聽區域內是否有空氣汙染的現象,或鄰近是否有嫌惡設施等座落於內。

北區房屋總經理彭培業表示,都會區中公園綠地,提供人們遊憩、運動等生理與心理上的放鬆,保持都市居民的健康、調劑身心,更可以提高國民修養;另一方面,公園綠地可以有效阻隔噪音及防塵,對於市容的美化可說是一大功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兼具防火、避難及防災功能。

據營建署統計至93年底止,各都會地區,每人可享有公園綠地的面積,以高雄市居第一,台中市、新竹市居第二、第三名。

統計顯示,北部地區每人可享公園綠地面積顯然低於中、南部地區民眾。其中,北台灣地區過去一年,以年增率來看,桃園縣居冠,增加率達 9.63%;然而近幾年來新竹縣境內每人可享公園綠地面積較90年底成長達229.7%。

一向人口密集的台北市,僅成長4.72%,相對於中、南部,台北市公園綠地仍呈極微幅的成長狀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