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半瓶是滿的、還是半瓶是空的?— 三峽移民抽樣調查結果的再評價

王維洛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訊】「中國三峽移民人權實證研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課題,按計劃應該在2005年底之前完成。但是人們至今還沒有看到研究報告的公開發表。

為了這個課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對三峽庫區秭歸、巫山、奉節、雲陽、萬州五個移民大縣(區)以及三個移民外遷安置縣共計15個鄉鎮960戶1155名城鄉移民進行了實地抽樣調查。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移民管理咨詢中心的梁福慶根據抽樣調查結果,在《水利發展研究》上發表了「淺談三峽移民人權保護與庫區可持續發展」一文,「認為移民對三峽移民表示滿意,移民人權得到了保護,庫區經濟得到發展,移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

三峽工程移民安置的情況如何?移民的人權是否得到了保障?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但是只要有三峽工程移民向海外媒介提供有關的信息,就是洩露「國家機密」,雲陽縣高陽鎮移民何克昌等被拘留、判刑就是實例。有維權傾向的三峽移民在當地政府和警察的嚴厲控制之下,他們想進京上訪也會被阻擋和扣留。所以關於三峽工程移民的真實情況,只能從中國媒體的一些報導和官方的研究報告中來篩取。

如果人們仔細分析一下梁福慶文章中所引用的實地抽樣調查,就會發現這個調查結果就像一個瓶子,裡面裝著半瓶水。有人說︰半瓶是滿;有人說︰半瓶是空的。

梁文說,移民對就業、收入表示滿意和認可的占45·1%;換句話說,移民對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的 的占54·9%。

梁文說,移民對自已的生存環境及條件滿意及認可的移民占50%以上;換句話說,移民對自已的生存環境及條件不滿意及不認可的移民接近50%。

梁文說,對移民特殊人群權益保護表示滿意和認可的移民超過50%;換句話說,對移民特殊人群權益保護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的移民接近50%。

梁文說,對搬遷後子女就學表示滿意的移民占53·05%;換句話說,對搬遷後子女就學表示不滿意的移民占46·95%

梁文說,對移民生產安置方式表示滿意和接受的占54·6%;換句話說,移民對生產安置方式表示不滿意和不接受的占45·4%。

梁文說,對三峽移民工作表示滿意的占67·1%;換句話說,對三峽移民工作表示不滿意的占32·9%。

梁文說,對住房、用電、飲用水、出行方便、就醫、文化生活等表示滿意的移民分別占69·2%、68·6%、56·9%、71·3%、61·9%和61·4%;換句話說,對住房、用電、飲用水、出行方便、就醫、文化生活等表示不滿意的移民分別占30·8%、31·4%、43·1%、28·7%、38·1%和38·6%。

梁文說,在搬遷中正當權益沒有受到侵害的移民占70·0%,認為有權對移民政策提出批評和建議的移民占67·5%,認為權益受到侵害時找當地政府、移民系統、法院及律師解決的移民占69·1%;換句話說,在搬遷中正當權益受到侵害的移民占30·0%,認為沒有權對移民政策提出批評和建議的移民占32·5%,認為權益受到侵害時找當地政府、移民系統、法院及律師不能解決問題的移民占30·9%。

梁文說,擁護三峽工程建設的占92·3%;換句話說,反對三峽工程建設的占7·7%。

一、反對三峽工程建設的占7·7%

三峽工程中國共產黨的樣板工程,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2年,為了保證三峽工程的提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共中央專門召開了全國人民代表的黨員幹部和代表會議,總書記江澤民專門到會議上向代表們介紹中共中央關於三峽工程的決議,用黨的紀律要求黨員代表們支持中央的決定。最後,三分之二的代表投了贊成票,這個比例和人民代表大會中的黨員代表的比例十分接近。177名代表投了反對票(占6·7%),664名代表棄權,25名代表退出會場或沒有按投票鈕。一向以反對三峽工程佔優勢的全國政協,也對三峽工程進行了表決,在1500多名與會代表中,只有6名代表投票反對,只佔0·4%,反對比例比全國人大還低。李鵬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他在日記中寫道︰「政協有些委員原來反對上三峽工程的,現在發生這麼大的變化,真令人高興。」從這裡可以看到,反對三峽工程的全國政協委員受到了多麼大的政治壓力。讓李鵬等高興的還有,原來一些棄權或投反對票的代表,也表示悔過之意。余秋雨先生說,她夫人就十分後悔,在三峽工程決策上投了棄權票,這是她聽信了國外媒介對三峽工程的不正確的批評。筆者以為,余秋雨十分後悔的是,她夫人沒有能參加人大代表的黨員會議,聆聽江澤民和李鵬的講話,在三峽工程決策上,沒有和中國共產黨保持一致。余秋雨夫人一定沒有看到清華大學黃萬里教授的反對意見,因為中國的新聞媒介不敢發表黃萬里教授的文章。如果她看了黃萬里教授的意見,她應該投反對票。就是在黃萬里教授去世之後,也沒有出版社敢出版黃萬里教授的文集,還是他的家人用自費印刷了他的文集。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對三峽庫區移民的抽樣調查中,有7·7%的移民公開表示反對三峽工程建設,在中國這樣的政治環境下,需要何等的勇氣!有人說,中國水庫工程的移民是一個無聲的人群。這7·7%的移民不願繼續做無聲的人群。

二、54·9%的三峽移民對移民後的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

半數以上的三峽移民對移民後的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這是這次抽樣調查最最重要的結果。

為了保證三峽工程上馬,在工程決策之前,決策者對三峽庫區移民做出了許多承諾︰大量投資三峽庫區,發展庫區經濟,農民可以進城當工人等等。所以移民對三峽工程的期望值十分高。

程虹、靳原的「三峽工程大紀實」記錄了在三峽工程決策前在秭歸縣城,以孫越崎老先生為首的全國政協三峽考察團和一個青年人的對話。老人︰「這裡修三峽水庫,你是高興呢,還是反對?」青年人︰「高興哪!」老人︰「水把這裡淹了,房子要搬,田地沒了,你們也不怕?」青年人︰「這有啥子好怕的嘛,國家出錢幫我們蓋新的,地淹沒了,就不種地當工人,還好些。」老人︰「誰講有那麼多好事,國家沒那麼多錢幫蓋新房,都得靠自己。往後呀,別聽有些幹部吹牛皮,哄你們,騙你們。」青年人︰「聽說這裡的水庫移民有上百萬呢,騙我們是騙不到的。我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

「不種地,進城當工人」這是絕大多少三峽農村移民對三峽工程的期望。現在三峽大壩建成了,到底誰騙了誰?三峽農村移民心中有一本賬。為了三峽工程,17萬三峽農村移民被迫離開三峽庫區,遷往千里之外的異鄉,有的甚至在沒有被告之的情況下,被安置在血吸蟲病高發區,得了血吸蟲病,失去勞動能力。2004年中國民政部的一位司長說,外遷三峽農村移民基本沒有在安置地找到工作,而是參加了農民工的大潮流,到城市謀生,當農民工。留在庫區的農村移民,也到萬州、重慶參加了棒棒隊(碼頭的搬運工)。萬州暴亂的實質,是三峽移民的暴亂。

在新中國水庫大壩工程安置中一向被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城鎮移民,在三峽工程安置中,卻出現了未曾想到的嚴重問題。三峽水庫共淹沒1397家工礦企業,並迫使其中1008家工礦企業破產關閉和資產重組,造成20多萬職工失去工作位置。失去了工作位置,三峽庫區許多城鎮移民只能依靠民政部門發放的每月每人幾十元到最高176元「低保生活費」活命。

因此,54·9%的三峽移民對移民後的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這是三峽工程移民的必然結果。

三、移民安置費三萬五千元還是七千元

為了保證三峽工程上馬,決策者對三峽庫區移民說,中央給三峽工程移民的資金高達四百萬元,保證移民的生產、生活安置。有些科學家寫文章說,移民資金四百萬元,一共113萬移民,平均每個移民可得的移民資金為三萬五千多元。如果把這三萬五千元存入銀行,按5%的年息計算,每年的利息達一千七百五十元,比移民當時的收入要高許多。三峽移民付先財說,國家應給他們每人3萬5千多元的移民補償款,他們實際只拿到7千元。他說:「我們的生活沒有保障,就是靠打工。有的老年人就是靠在外邊揀破爛爛。生活都無法維持。只有一個戶口掛在這,上邊也不給農民地,也沒有工作。只是每個人的安置費給了7千塊錢。」

梁文說,三峽庫區農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008元。這2008元比那些科學家說的每年利息1750元只高出258元。每年收入2008元,是個什麼概念?2003年,中國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為2662元,高出三峽庫區農民三分之一。每年收入2008元,相當於每天5·50元,不到0·70美元!這是絕對的貧困!

這樣的三峽移民安置,能讓移民滿意?

四、兩組數據的對比

54·9%的三峽移民對移民後的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但是只有7·7%的移民表示反對三峽工程建設。把這兩個數據放在一起,就十分說明問題。按照常理,一個水庫大壩工程的移民對工程表示支持,只有這個工程給他們帶來直接的利益,比如就業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在調查結果中出現的情況是,半數以上的移民對移民按照中的就業、收入表示不滿意和不認可,但只有7·7%的移民對三峽工程說「不」。這種違反常理的事,課題研究小組必須把它作為特殊現象進行研究,尋找原因,要檢查抽樣調查的環境是否是民主、自由的環境,否則這樣的抽樣調查結果沒有任何意義。

──轉自《民主中國》(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王維洛:「大拆大建」的中國城市建設
學者點評:長江三峽水庫和血吸蟲病
王維洛:魔鬼總是藏在細節之中--中共改變水質評級標準
王維洛:中印戰略夥伴關係中的水資源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