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關閉前前後後和「闖禍」文章

人氣 15
標籤: ,

【大紀元2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2006年2月5日華盛頓報導)《冰點》在中國大陸的青年讀者中是大名鼎鼎,但是,海外讀者一般只聽說過人民日報、新華社,《冰點週刊》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大陸出版物中名不見經傳。然而,最近《冰點》的知名度卻直線上升,其原因在於中國政府新聞檢查機關因為對其刊登的一篇文章不滿意而一怒之下關閉了這家雜誌。

中國宣傳和新聞審查部門的本意可能是通過關閉《冰點》減少這本雜誌的影響,沒想到事與願違;冰點的影響在海內外如日中天,這可能是是當權者的初衷沒有料到的。正是“抽刀斷水水更流”。

*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處理決定*

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遭到停刊,中國官方的說法是這樣的:

中國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關於對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錯誤刊發〈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的處理決定》,決定如下:

“2006年1月11日,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刊發中山大學歷史學教授袁偉時的文章《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極力為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罪行翻案,嚴重違背歷史事實,嚴重違背新聞宣傳紀律,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嚴重損害中國青年報的形象,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中央有關部門提出了嚴肅批評。

“鑒於中國青年報刊發《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的嚴重錯誤,決定處理如下:一、對中國青年報社黨組副書記、總編輯李而亮、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主編李大同提出通報批評; 二、責成中國青年報對《冰點週刊》進行停刊整頓,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冰點週刊》停刊整頓自2006年1月25日起。

“希望中國青年報社從這一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訓,認真做好《冰點週刊》的停刊整頓工作,進一步端正《冰點週刊》的辦刊指導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嚴格遵守新聞宣傳規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做好有關停刊整頓工作、切實改正錯誤的基礎上實現《冰點週刊》的復刊。

共青團中央宣傳部 2006年1月24日。”

*海外媒體對整肅《冰點週刊》報導*

而海外媒體對《冰點週刊》的這篇文章以及中國政府整肅《冰點週刊》的報導則明顯不同。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冰點週刊》雜誌被停刊的標題是:“中國媒體遭寒流,冰點被停刊”。BBC報導說,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中國政府控制媒體的事件顯示,新聞自由正在遭受又一輪寒流的襲擊。

美聯社的報導說,《冰點週刊》的被封是胡錦濤領導的中國政府一年來設法控制蓬勃發展的中國媒體的運動的最新的一個舉動。

南華早報報導說,中國當局鞭笞日本篡改歷史,但是關閉《冰點週刊》暴露出中國政府自己也同樣把歷史政治化。中國政府因為《冰點週刊》刊登文章討論了一百年前中國的歷史而關閉了這本雜誌。

*《冰點週刊》闖禍文章*

那麼,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給《冰點週刊》“闖禍”的文章,看看這篇文章是否極力為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罪行翻案,在哪些地方“嚴重違背歷史事實”,刊登這篇違章是否“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到底是“嚴重損害中國青年報的形象”還是在海內外新聞界給中國青年報立下一個敢說敢言、代表中國開放媒體越來越對中共對新聞自由的干預感到不耐煩、不滿足於“打擦邊球”、越來越大膽地對中共宣傳部門說“不”的典型。

導致《冰點週刊》停刊整頓的“禍根”是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的文章,題目是《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袁偉時教授是研究中國歷史的,他在看到中國官方編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後認為,中國教育部門編撰的歷史教科書充滿政治氣味,如果不將歷史真相告訴中國青年,那麼,這一代中國青年將會“讓偏見伴隨終生,甚至因而誤入歧途”。

*幾個具體歷史事件*

袁偉時教授在文章中列舉了幾個具體歷史事件,說明現在是正視中國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問題的時候了。

袁偉時教授首先談到了火燒圓明園事件的起因。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著的《中國歷史》第三冊是被普遍採用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它是這樣評述這次戰爭的: 一、關於戰爭起因。 這部教科書寫道:“1856年3月,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潛入廣西西林地區胡作非為,被當地官吏處死,這就是所謂的『馬神甫事件』。……後來,法國以此為藉口夥同英國發動侵略戰爭。”

*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

袁偉時教授指出,這本教科書中所說的殺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Auguste Chapdelaine)實際上至今仍是一筆糊塗賬。首先,這位法國傳教士是1856年2月29日被廣西西林代理知縣張鳴鳳所殺的,但是直至法國公使查問,張鳴鳳仍然矢口否認,說根本沒有這回事,致使廣西按察使和兩廣總督到了1858年初還信以為真,據此回答法國公使和上奏朝廷。

另外,根據袁偉時教授考證,中國和法國1844年10月訂立了《黃埔條約》明文規定,法國人只准在五口通商的雙方“議定界址內”活動,“法蘭西無論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遠入內地,聽憑中國官查拿,但應解送近口法蘭西領事官收管;中國官民均不得毆打、傷害、虐待所獲法蘭西人,以傷兩國和好。”

這位法國傳教士到中國內地傳教,這是違反條約的行為。但是,按照中法條約應該把他就近送到法蘭西領事館,不能說他“胡作非為”而把他處死。袁偉時教授指出,西林地方官員的行為違反了應把拘捕的法國人解送領事的條約義務,而且直至現在人們仍無法確定馬氏確有該處死刑的有哪些罪,中國中學教科書對這件事的評述是不准確的。

如果中國共青團中央的宣傳認為袁偉時教授“嚴重違背歷史事實”,那麼就應該組織教授學者在《冰點週刊》上發表反駁文章,引用嚴肅的歷史事實來說明馬神父到底怎樣胡作非為、到底犯了哪些罪行應該被處死?中國地方官員處死馬神父而不是把他解送到法國領事館的法律依據是甚麼?這才是學術自由和學術爭論的正確態度。

不同意人家的觀點、不贊成人家的文章就給人扣帽子,就把刊登人家文章的雜誌給封了,這種做法恐怕和世界文明的大勢格格不入,很難得到國際輿論的讚許。正像台灣著名學者李敖在中國大陸演講的時候所說的,甚至連北洋軍閥還不如。

*對義和團運動不同看法*

團中央宣傳部給《冰點週刊》刊登的袁偉時教授的文章扣上的另一頂帽子是“極力為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罪行翻案”。下面我們就介紹袁偉時教授通過研究對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運動義和團運動的不同看法。

中山大學歷史學教授袁偉時認為,中學歷史教科書正確揭露了“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以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八國聯軍進攻天津的時候……(俄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海蘭泡大屠殺慘案。俄國軍隊還強佔了中國江東六十四屯,殘酷屠殺當地居民”。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論述都是錯誤連篇。

袁偉時教授說:“教科書沒有只字提及義和團敵視現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國人以及外來文化的極端愚昧的行為。 義和團毀電線、毀學校、拆鐵路、燒洋貨、殺洋人和與外國人及外國文化有點關係的中國人……凡沾點洋氣的物和人必徹底消滅而後快。即使義和團真的立下了“扶清滅洋”的偉大功勳也不能迴避它的這些反文明、反人類的錯誤,何況正是這些罪惡行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史實,也是中國人不能忘記的國恥,而我們的少年兒童必讀的教科書卻偏偏閉口不談。”

*袁偉民:中國片面強調義和團愛國*

中國教科書片面強調義和團是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但是袁偉民教授指出,中國教科書沒有譴責清政府高級官員及義和團亂殺無辜、燒殺搶掠的野蠻、殘忍的罪行。 袁偉時教授通過翔實的史料舉列了最有代表性的山西巡撫毓賢的作為。

史料稱:“六月初一(6月27日),山西巡撫毓賢將太原洋人辦的醫院燒掉,同時將省中洋人誘令遷居一處。……毓賢於六月十三日,不動聲色,帶領兵勇,前赴洋人聚居之處,親自兜拿。該洋人等尤敢拚力抗拒,奴才麾令勇敢數人,冒死突進,將洋人大小男女四十四口,及同惡相濟的教民十七名一齊擒獲,立即綁赴市曹,同時正法”;“壽陽縣秦錫圭□獲滋事之洋人七名口,押解前來,一併將其立正典刑。是晚(當晚)北門教堂亦為拳民焚燒,省城洋人教堂已無遺蹟”。

*袁偉時:教科書不提慈禧專制淫威*

袁偉時教授表示,“中國編撰的歷史教科書中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它對慈禧的專制淫威惹來滔天大禍竟只字不提!義和團興起之初,很多朝廷的大臣上奏慈禧,歷數義和團打著滅洋教的幌子掠教民,亦掠及平民百餘家。內多擄架勒贖之案,直與盜匪無異。慈禧充耳不聞,最後竟然作向十一國宣戰的昏庸決定。

“從1900年6月16日開始,慈禧一連四天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開御前會議,決定是戰還是和。在會上,吏部侍郎許景澄、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等人先後提出,不能聽信邪術、不可圍攻使館、不能主動對外宣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袁昶和許景澄在兩人聯名的奏折中寫道:『伏以春秋之義,兩國購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為國之重臣,蔑視其公使,即蔑視其國。茲若任令該匪攻毀使館,盡殺使臣,各國引為大恥,聯合一氣,致死報復,以一國而敵各國,臣愚以謂不獨勝負攸關,實存亡攸關也。』慈禧不但不接納這些淺顯的常識,而且大發專制淫威,把他們的腦袋砍掉!

“最後,這個六年前連一個『敢於犯上』的『蕞爾小國』 –日本都無法招架的弱國的事實上的國家元首居然在6月21日下詔,同時向包括日本在內的十一國宣戰!在《國際法》傳入中國60年後慈禧命各省督撫殺洋人,並派兵圍攻駐華使館!”

*袁偉時:教科書史料運用不嚴肅*

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還指出,中國歷史教科書對一些史料的運用也很不嚴肅。教科書中以突出地位刊載一個義和團歌謠:“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孩童個個拿起刀,保國逞英雄。”可是,現存義和團傳單、揭帖等書面材料中找不到可以作為根據的史料,而只能根據後來調查的所謂口頭傳說。袁偉時教授說,這些口頭傳說往往是後人加工乃至創造的,根本不足為憑。

*袁偉時:地方教材史實錯誤更嚴重*

袁偉時教授說:“在我國,除了上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外,還有一套可供選用的沿海地區教材,號稱沿海版,有的地方史實錯誤更嚴重,是非觀念更加糊塗。 例如,對義和團事件的論述它增加了這麼兩句話:“6月中旬以後,義和團群眾開始圍攻侵略者據點西甚庫教堂和外國使館區。”

袁偉時教授問道:“西甚庫教堂是『侵略者據點』嗎?在義和團事件前,這不過是普通的法國天主教堂,沒有材料足以證明它是『侵略者據點』。義和團期間,從1900年6月13日起幾天內就將北京大部份教堂和洋樓燒燬,連帶燒掉數千家民居和商店,劫余的西甚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聚集了大批逃生的外國人和中國教民。這個教堂的逃生者,在清政府不能維持正常社會秩序的情況下固守反抗屠殺,於理於法都無可指責。說這個教堂是『侵略者據點』完全是信口開河。”

*袁偉時:頌揚國恥 對國際法無知*

袁偉時教授說,其次,圍攻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領館是奉慈禧的旨意,主力是董福祥的甘軍和榮祿的武衛中軍,是他們犯下的罪行,義和團則是助紂為虐。含糊其詞,彷彿此舉是義和團自發的愛國義舉,不但歪曲了歷史真相,也掩蓋了清政府踐踏國際法的罪行。再次,對西甚庫教堂和使館區的進攻,充份體現了專制統治者極端愚昧無知和殘暴;時至20世紀90年代仍然正面予以肯定,這是對國際法的無知,已經淪為對國恥的頌揚,也忘記了“反對封建專制”的責任!

*袁偉時:香港教科書比較全面*

對比同樣屬於中國的香港歷史教科書,袁偉時教授得出的結論是:香港教科書中對義和團事件和八國聯軍評述比較全面,它既譴責義和團“大肆排外,殺教士、教民,連藏洋書、戴眼鏡的人都不放過,且到處破壞,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德國公使克林德先後被殺”,也指出“當時聯軍紀律極壞,任意焚掠屠殺,其中以俄、德兩國軍隊及英國的印度兵最為殘暴”。

袁偉時教授認為,香港教科書細緻分析了義和團產生的背景:一、民族情緒;二、民生困苦;三、列強侵略;四、教案頻生。香港教科書還全面論述了《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它對當時和日後中國的深遠影響,任何不抱偏見的人都會承認,這部教科書說的是真實的歷史。

*袁偉時:歌頌義和團直接惡果:文革*

袁偉時教授指出,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甚至以“革命”的名義故意歪曲歷史真相,那麼中國就會犯類似的錯誤,歌頌義和團的直接惡果在“文化大革命”中就暴露無遺:紅衛兵火燒英國代辦處是義和團行動的翻版;“破四舊”和“反帝”、“反修”中體現的清除外來事物的瘋狂,這些行動體現的內在理路也與義和團的“滅洋”如出一轍。

袁偉時教授說:“上述教科書的編寫所呈現的理路也沒有甚麼不同。它們的共同點是:一、現有的中華文化至高無上;二、外來文化的邪惡侵蝕了現有文化的純潔;三、應該或可以用政權或暴民專制的暴力去清除思想文化領域的邪惡。用這樣的理路潛移默化我們的孩子,不管主觀意圖如何都是不可寬宥的戕害。 為了培育理性的有法治觀念的現代公民,以利於現代化事業,現在是糾正這些謬誤的時候了。 ”

*龍應台給胡錦濤公開信*

中國宣傳部門封《冰點週刊》的做法在海內外激起很大的反響。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都擁有眾多讀者的著名台灣作家龍應台發表一篇給胡錦濤的公開信說:

“在此之前,原來最敢於直言、最表達民間疾苦的南方週末被換下了主編而變成一份吞吞吐吐的報紙,原來勇於揭弊的南方都市報的總編輯被撤走論罪,清新而意圖煥發的新京報突然被整肅,一個又一個有膽識、有作為的媒體被消音處理。這些,全在您任內發生。

“出身共青團的您,一定清楚冰點現在的位置:它是萬馬齊喑裡唯一一匹還有微弱『嘶聲』的活馬,而這僅有的喉嚨都被割斷。

“建構的國族神話裡如果藏有仇外情緒,就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危險。在二十一世紀,國界幾乎快要不存在,地球愈來愈是一個緊密的村子,因為唇齒相依,不得不憂戚與共。中國為甚麼極力爭取主辦奧運和世博?目的不就是企圖以最大的動作向世界推銷一個新的中國形象:你看,中國是一個充滿發展能量、愛好世界和平、承擔國際責任的泱泱大國!

“袁偉時說,教科書不能罔顧史實,不能讚美暴力,不能教下一代中國人對自己狂熱,對外人仇視。這樣的認知,錦濤先生,在我們這裡,叫做『常識』。在北京,竟然是違反『主流意識形態』的入罪之論。那麼能不能請您告訴我這個台灣人民,您的主流意識形態是甚麼?

“錦濤先生,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實在不在乎團團和圓圓來不來台北,雖然熊貓可愛得令人融化。但是我這樣的台灣人可真在乎冰點的安危,就像很多、很多香港人真在乎程翔那個被逮捕的記者的安危。如果中國的“價值認同”是由一群手持鞭子、戒尺和鑰匙的奴才在柯斷它的解釋和執行,而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是被打擊、戒律、監控的對象,請問,我們談統一的起點理由究竟是甚麼呢?

“重點不在團團和圓圓,您知道嗎?重點也從來就不在民進黨,您明白嗎? 重點就在冰點這樣具體而微的事情上,因為,說穿了,錦濤先生,您容不容許媒體獨立,您尊不尊重知識份子,您用甚麼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甚麼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最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經歷過野蠻,我們不得不在乎文明。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我願意誠懇傾聽。”

龍應台的願望也代表著無數關心中國、熱愛中國的人們的共同願望,希望能夠以文明來說服對方,而不是靠野蠻來封住對方說話的權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管見:到了對中共講「公開性」的時候了
陸委會希望中共當局解除控制新聞媒體
高智晟聲援李大同:我希望簽上我的名字
李大同:“冰點周刊”讓中宣部忍無可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