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去年台灣電機產業成長 但家電業衰退13.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六日電)根據工研院IEK-ITIS計畫統計分析,2005年國內電機產業產值較2004年成長,包括重電設備、電線電纜、照明產品等均有不一幅度的成長,唯獨家電業面臨內外夾攻,產值反而衰退13.7%,是值得重視的警訊。

工研院IEK-ITIS計畫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統計,重電設備產值為新台幣471億元,較2004年同期成長9.8%;電線電纜業產值為1236.7億元,較2004年同期成長7%;照明業產值為162.3億元,較2004年同期成長0.4%;唯獨家電業產值為410億元,較2004年同期衰退13.7%。

IEK-ITIS計畫分析,2005年重電設備成長近10% ,主要是台電六輸工程開標後,陸續釋出重電產品訂單,廠商持續進行變電站機電設備的裝設,產品出貨量增加;再加上台灣高鐵、捷運等重大工程相繼動工,工商業活絡等亦帶動需求增加;而中國大陸內部工商業快速發展,且大陸電力網建設持續進行,相關設備需求顯著成長所致。

電線電纜部份,電力線產值成長最高,裸線其次,電子線、漆包線、通訊線均呈衰退狀態。電線電纜產業以內需市場為主,台灣產業外移導致對電線電纜需求降低,此外,銅價居高不下嚴重影響產業獲利。IEK認為2006年台灣電線電纜產業成長率將下滑,預計總產量將降低4%達到99萬噸;由於國際銅價仍處於高位,預計電線電纜業總產值將維持2005年的水準。

家電業面臨台灣少子化,人口可能負成長的狀態,小家電單價低,利潤亦低,生產線只好移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導致台灣家電的產值衰退。而日本和韓國家電挾著高科技和新穎產品的優點,砸下重金打廣告搶市場,市佔率節節上升,外銷又受到原廠技術授權的限制,或是區域經濟體的高額稅賦,處處掣肘無法伸展,造成家電業產值衰退。

照明產業產值雖然只成長0.5%,但IEK-ITIS分析,由於綠色照明為未來趨勢,台灣主要照明廠商的產品發展策略逐步朝多元化發展,以及其他先進光源技術的突破,以致國內傳統照明產業產值持平。相較2004年,2005年照明設備與汽車用燈泡產值微幅下滑,電燈泡光源則成長10%。

有鑑於全球地球環境資源供需失衡、技術快速發展及生活品質提昇,歐美先進國聚焦於改善能源效率,需要電子安定器、HID、LED燈等高效率產品;因此結合各產業技術發展的智慧照明,強化地球的永續生存的綠色照明將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