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政府是不能收買的”和買官賣官

未普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美國國會山莊最近傳出遊說醜聞,遊說大鱷阿布拉莫夫承認在遊說時行賄,多名共和黨議員涉嫌受賄。據CNN報道,捲入這些醜聞的國會議員和幕僚可能達20餘人,有的甚至層次很高。對此,聯邦司法部官員誓言將此案調查到底,無論涉及何人:“我們一定要使民衆相信,政府是不能收買的。”

美國有三大法寶可以防止腐敗,懲治腐敗。首先是權力制衡,執政黨不能一手遮天,因爲在野黨,執法機構和立法機構無時無刻不在盯著執政黨的一舉一動。其次是新聞批評與監督。主流媒體要想刻意隱瞞真相,傳播謊言,幾乎是不肯能的任務。再者是民主選舉。民衆可以用選票決定政客的命運。對於貪腐的官員,即使自己不辭職,黨內不勸退,選民也會讓他敗選。這三大法寶可以基本保證美國政府的清廉。基於此,人們毫不懷疑,凡是跟收買政府遊說醜聞有關的國會議員,都會付出代價。

反觀太平洋彼岸,中國大陸正在上演收買政府官員和出售政府官員的戲碼。眼下,中國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正忙著換屆,幾十萬領導幹部牽扯其中。在這個節骨眼上,一般的貪污行賄已是小兒科,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才是流行大戲。無官買官,小官換大官,瘦差變肥缺,追官的人們忙得不亦樂乎。更有甚者,組織部長大小官位一籮筐,卻利用它們囤積居奇,到幹部換屆時待價而沽。江蘇省委組織部長徐國健爲替一位下屬謀劃省級幹部位置,一次就接受了賄賂200萬元,總共賣官受賄641萬。

賣官鬻爵早先是封建王朝的專利。如今在中共專制下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買官賣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爲腐敗的“極品。” 人們常常念叨,權力産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産生絕對的腐敗,突然有一天人們發現,共產黨的絕對權力原來是發家致富的法寶,具有穩賺不賠的“增值”潛力,於是人們就削尖腦袋去當官;有需求就有供給,手中有官的就投其所好去賣官。當官位成爲可以買賣的商品時,共產黨的權力便市場化了。當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可以隨意收買和出售時,它離“崩盤”也就不遠了。

胡溫一定看到了“崩盤”對中共的潛在威脅和現實危險。爲了防止“崩盤,”胡溫加大了反腐力度。1月6日中紀委第六次會議上,中共祭出新的反腐法寶:法治化,全方位,人權化。1月23日,中紀委中組部在幾十萬幹部換屆之際,也就是腐敗最易發生的時刻,首次通報“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案件,處理了一批幹部,以期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如果不是像溫家寶所警告的那樣,腐敗已到了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中紀委想必不會當衆披露這樣讓黨丟臉的事。 讓黨丟臉的事何以演變到如此地步?改革初期,有經濟學家建議,對腐敗貪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給你機會致富,你支援我的改革。有人管這個叫“改革的潤滑劑。”潤滑的結果是腐敗三級跳,從個人腐敗,升級到集體腐敗,再跳躍到制度性腐敗,最終使共產黨的絕對權力成爲腐敗的寵物。現在的腐敗大軍,像洪水猛獸,一瀉千里,一發不可收拾。從鄧小平起,中共就屢屢出招,年年出招,可是招招都是治得了標治不了本。爲什麽?

爲什麽中國的貪腐愈演愈烈,從貪污行賄升級到買官賣官?爲什麽中國的貪腐大案像春韭,割了一茬又長一茬。爲什麽貪腐重判嚇不倒以身試法的人?爲什麽所有的廉政建設和反腐舉措難以見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局中人”都不相信中共反腐會玩真格兒的,它也玩不了真格兒的。

要玩真格兒的,要想從根本上反腐,就要付出極高的成本。第一,如果共產黨自稱自己是執政黨,那就應該接受所謂在野黨,民主黨派的監督,接受社會民意的監督。自己監督自己,無異於監守自盜。官本位不變,貪腐不止。第二,開放新聞自由,監督中共執政,抑制腐敗。現在,那家報紙膽敢披露官員貪瀆腐敗的劣行,就會被申斥,被關閉,新聞記者就會被嚴厲打擊。第三,主動走民主建設道路,徹底改變幹部選舉制度。

中共能付出這樣高的成本嗎?不付出這樣的高成本,反腐如何法制化,制度化?不從根本上反腐,中共面臨的就是兩難:反腐是找死,不反腐是等死.。如此,中共政權還有出路嗎?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癱瘓兩兄弟 人生路上耍特技
研究:網路電話仍未普及
驗屋師的由來
未普:紀念胡耀邦,胡錦濤圖的是什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