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推遲表決成立新人權委員會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因萊因2006年3月1日紐約報導)美國迫使聯合國大會推遲表決成立一個新的人權委員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要求加強新的人權委員會的職能。

聯合國大會主席埃利亞松星期一表示,他希望在這個週末到來的時候完成建立新的人權委員會的事宜。但是,一天之後,他承認,美國對他所提出的決議草案提出的反對意見,迫使大會推遲表決。

埃利亞松說:“我將繼續嚐試提出投票表決,但是,我當然需要考慮各位都已經知道的美國的反應。這需要繼續磋商。”

*還有幾個國家也有不同意見*

埃利亞松表示,好幾個其他國家也對擬議中的新的人權委員會表示了關注。但是,他拒絕透露這些國家的名字。

世界各國領導人去年9月在聯合國成員國高峰會議期間提議創立一個新的機構來取代名聲掃地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總部設在日內瓦、由53個國家組成的人權委員會近年來包括一些人權紀律惡劣的國家,如古巴、津巴布韋、蘇丹和利比亞。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最先提議,一個國家假如要在新設立的人權委員會當中獲得一個席位,就必須首先得到191個聯合國大會成員的三分之二多數票贊同。但是,幾十個國家對這一規定表示反對。於是,加入新的人權委員會的資格,由聯合國大會三分之二多數贊同,降低為簡單多數贊同。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抱怨說,降低新的委員會成員資格標準,以及其他一些更改,會導致新的委員會跟以前的委員會沒有區別,沒有改善,甚至可能比現在得更壞。他說,有關的談判過程導致了他所說的“不合格的決議案。”

博爾頓說:“假如現在的機制已經名聲掃地,就像現在的人權委員會一樣,為甚麼還要建立一個充其量只是比原先的機構稍微好一點點的新機構呢?為甚麼不繼續努力,用更多時間來獲得真正的改革呢?為甚麼要滿足於低標準呢?”

*聯合國多數成員贊同目前決議案?*

聯合國大會主席埃利亞松說,他將考慮美國所表達的擔憂。但是他說,聯合國大會大多數成員國明顯贊同目前的決議案。他指出,很多國家擔心重新開始談判,將導致目前的決議案措辭更加弱化。

埃利亞松說:“我們已經嚐試找到一個方案能夠成為一種合作的機制,讓大多數成員國贊同。在我看來,目前的決議案是公平的,平衡的,我的感覺是,大多數成員國現在傾向於接受目前的決議案,而不是就此重新展開談判。那樣的話,他們就要重新回到最初的談判立場。”

埃利亞松是一位瑞典外交官。他說,他仍然希望在3月13號之前,也就是在現在失去信譽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召開會議之前,聯合國大會能就成立新的委員會的事宜進行投票表決。

相關新聞
打破中共對稀土控制 巴西加入西方陣營
中共對歐盟豬肉展開反傾銷調查 歐盟回應
中共傳播菲律賓內戰謠言 利用社媒打認知戰
美加日菲四國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