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險:國際金融市場的定時炸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亞洲時報 Jephraim P Gundzik撰文) 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非但未能為中東播下民主的種子,反而製造出前所未有的動盪。更糟糕的是,不穩定局勢今年還將進一步惡化。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地,局勢日益混亂的中東為世界地緣政治帶來諸多風險。不過,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全球金融市場依然「波瀾不驚」;這也表明,投資者仍未意識到地緣政治風險會危及經濟增長幅度。今年,這種衝擊會變得更明顯:它不但將大幅拉升利率,更將引發全球股市「高臺跳水」。

地緣政治風險是指因一國的外交政策過度影響、左右它國的國內政治和社會穩定而引發的風險。地緣政治風險還未引起投資者的警覺。在美國遭到9·11恐怖襲擊、發動反恐戰爭之前,幾乎沒有人聽說過全球地緣政治風險。

在冷戰期間,任何國家都避免採取冒險性外交政策。而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華盛頓藉機大力發展經濟,而非利用政治影響力去左右其他國家。在二戰結束至全球反恐戰爭開始的這60年裏,地緣政治不穩定僅限於單個國家。因而,投資者也只是通過關注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內部事務,來評估投資風險。

隨著阿富汗戰爭的爆發,美國全球反恐戰爭的序幕因此拉開;從前相對穩定的世界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也就由發展經濟轉為推翻「敵對」政權。在阿富汗成為首要目標後,伊拉克緊跟著也進入了美國的反恐視野。

從目前來看,美國外交的轉變,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加大,都還沒有對全球的資本、債券投資者造成多大衝擊。從過去兩年的世界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運行情況來看,組合投資者(portfolio investor)在進行決策時不考慮地緣政治風險。

一國的地緣政治風險高,則表明其國內政治和社會穩定易受外部力量干擾;而政治和社會穩定的變化,將會影響國內經濟的穩定。例如,美國佔領伊拉克,導致後者遭受史無前例的政治和社會動盪,其經濟大廈也就轟然坍塌。伊拉克經濟增長面臨極大風險,因為在不穩定的社會局勢下,經濟很難有所發展。

伊拉克的不穩定,導致整個地區的政治和社會形勢惡化。目前,中東地區頻頻發生恐怖襲擊,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這就是地緣政治風險如何迅速感染一個地區的最好案例。

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對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後果。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國際油價據高不下。自2001年以來,原油價格已增長約140%。雖說中國和印度快速膨脹的能源需求推動了原油價格上升,但最主要原因則是中東的不穩定局勢嚇跑了很多希望投資原油生產的客戶。

沒有新煉油廠投入使用,而已有的煉油設備又破舊不堪,全球原油供應量出現萎縮就不出奇了。在一些國家如尼日利亞,原油供應不足已越來越平常;這當然也是中東局勢不穩引發的連鎖反應。通過推高國際油價,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為全球的經濟增長設置了障礙,使得地緣政治風險成為世人耳熟能詳的現象。

除了打擊對石油行業的投資熱情外,全球的地緣政治風險去年還影響了固定投資(fixed investment)。美國企業的投資減少,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同樣遭遇類似問題,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去年的全球通脹率繼續爬升;受過去6個月稀有金屬的價格暴漲影響,通脹率將持續走高。

在固定投資受到地緣政治風險衝擊的同時,資產和債券投資者卻依然向風險增加的投資專案中注入大量資金。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股市出現空前的牛市。由於證券收益並不反映全球的通脹增長趨勢,這些新興市場很快將遭遇長時間低迷。

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增長風險使得固定投資者保持高度警惕,但組合投資者卻對它們視而不見。這兩類投資者截然不同的投資觀念,是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組合投資者經常緊盯短期項目,對不期而至、急劇變化的風險早已熟視無睹;而青睞長期項目的固定投資者著眼於緩慢「進化」著的風險。

今年,源自中東的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增長風險並無減弱之勢。恰恰相反,中東形勢註定進一步惡化,因為伊拉克內戰已經硝煙滾滾,伊朗可能要面臨國際社會的制裁,哈馬斯組織拒絕同以色列談判。

事實上,愈演愈烈的教派衝突,早已將伊拉克推入了內戰的深淵。2月22日什葉派穆斯林最神聖的清真寺—阿裏•哈迪清真寺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炸毀,已被歷史學家視為伊拉克內戰的導火索。這次襲擊,再次點燃了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仇恨,雙方的武裝衝突不斷升級。

伊拉克內戰,加速了外來恐怖分子的解散;而他們多與基地組織有關。重返家鄉後,這些激進分子繼續傳播恐怖主義。沙特和巴基斯坦最近發生的恐怖襲擊,就是他們的傑作,也預示著未來局勢將更加動盪。此外,中東的恐怖襲擊,將使得原油產量繼續遭受減產。

而世界第四大產油國伊朗可能面對更嚴重的原油供應短缺。在核專案問題上,德黑蘭堅持與西方對抗,其後果不言而喻:要麼遭受聯合國的政治經濟制裁,或者遭到美國的軍事打擊。無論哪種結果,伊朗的石油出口都將受到強烈衝擊。

另一邊,哈馬斯將加劇對以色列的抵抗活動。以色列即將舉行的選舉很可能將會產生一個保守政府,因而巴以衝突在未來仍將加劇。最近有資料稱,基地組織已在巴勒斯坦安營紮寨,再次表明當地形勢將惡化。

由於中東地區的形勢發展完全出乎意料,布什政府必將竭盡全力,馴服伊拉克、伊朗和巴勒斯坦三國的政府。為對付哈馬斯,華盛頓正聯合其他力量,在國際上封堵巴勒斯坦的政治、經濟生存空間;美國還宣佈了策反伊朗的計畫。從這些舉動看,很難說美國沒有摻和伊拉克內戰,目的自然是打擊得到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葉派。

持續混亂的中東局勢,將繼續推動國際油價的上漲;而這將導致通脹率走高、利率爬升,最終重創全球經濟。6月,原油價格很可能突破100美元/桶的大關。然而,一旦全球資本市場「跳水」,對世界經濟的損害遠甚於升高的通脹率。

俗話說,爬得高,跌得重。這句話可以套用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因為這個市場在應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增長風險方面毫無準備。若組合投資者突然轉變風險觀念,導致意象中的風險與實際風險「撞車」,世界金融市場在未來數月將呈現一片慘澹。而資本大幅縮水,還將引發一場全球經濟走向蕭條。

本文作者Jephraim P. Gundzik是Condor Adviser公司的總裁。該公司為全球的個人、機構客戶提供市場投資風險分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又一中國「富比士」富豪涉金融詐騙
金融時報:美體小舖同意賣給萊雅集團
如假包換的變體千元鈔
總數41億的孤兒帳戶   最高850萬沒人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