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國之後的亞洲外交中心?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3月19日訊】(亞洲時報 潘小濤撰文) 美國總統喬治布什本月初到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訪問五天,重頭戲當然是印度,也是半年內第五個重量級大國領袖踏足新德里訪問。不少人把布什訪印與當年尼克遜訪華的破冰之旅相提並論,認為同樣會徹底改變世界的政治格局。目前而言,雖然這個說法可能還有點言過其實,但從布什急於在核能合作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去討好印度,以及各個大國的領袖紛紛訪問印度,顯見印度的份量正在增加,大家都看好她的前景。

布什訪問印度期間,美印簽署民用核合作協議,由美國向印度的民用核電廠提供最新的技術和燃料。印度和伊朗等國一樣,並沒簽署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布什一方面極力阻撓伊朗發展核能,另方面卻不惜冒之下之大不韙,背負國際社會「雙重標準」的指責,還要全力支持印度發展核電廠。顯然,美國評估,與印度建立全面夥伴關係的好處,遠高於「國際形象受損」這個壞處,除了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印度是中國崛起的最大對手,是圍堵中國的有效力量。

事實上,除了美國外,很多大國都在印度身上押下重注。去年下半年以來,身兼歐盟委員會輪任主席的英國首相貝理雅(中國大陸譯布萊爾,台灣作佈雷爾)、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希拉克、澳洲總理霍華德,先後訪問印度。須知道,外交是最現實的事實,目的就是謀求自己國家的最大利益。這些國家的領袖,願意千里迢迢的飛到新德里,就是要搶在印度崛起成為世界舞台的重要角色之前,先打好關係,希望將來獲得政治和經濟的利益。

這種情況,中國是最熟悉不過的。二OO二年之後,中國的外事活動開始活躍起來,不要說中國領導人外訪,僅應邀到中國訪問的外國政要已是絡繹不絕,O三年至少有二十六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訪問北京,到了O四年已激增近倍至四十九人,O五年北京則接待了近六十個國家元首或首腦。換言之,過去三年已有逾一百四十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訪問中國,如果把到訪的外長、議長、副首相等計算在內,涉及的國家就更多了。

因此,北京即使不是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心,也是亞洲的外交中心。那麼多外國政要熱衷訪問中國,就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強大,這些國家希望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便車之餘,預期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會與日俱增,希望日後得到北京的關愛。

當然,美、日、俄、英、法等大國拉攏印度,除了看到印度的經濟前景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對中國的制衡作用。沒有中國的因素,這些國家是無論如何不會花那麼多精力討好印度,特別是美國,犧牲那麼多利益去拉攏印度,在印度各方面還有求美國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戰略上的回報,布什是無論如何不會在核問題向印度作出如此大的讓步的。

在未來幾年,如果印度的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相信新德里的使館區必將愈來愈繁忙,到訪的外國元首也將愈來愈多,到時候,北京是否還能保持目前的吸引力呢?在今後一段時間,印度一定會成為中國的「心病」,北京現在應投入更多資源,研究如何應付印度的崛起,以及如何因應各國的「印度牌」。

本文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駱駝在印度笑了】半夜醒來 發現滿天的星星
【駱駝在印度笑了】背後有一群小孩偷偷地跟著
【駱駝在印度笑了】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海盜囂張 美海軍索馬利亞外海斃一盜傷五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