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小企業求救 千名業者上街陳情

大陸毛巾低價進口衝擊大 要求政府進行反傾銷調查 製襪業聲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羽良/綜合報導) 為了搶救傳統產業,毛巾、製襪等傳產公會昨天發動1000多名業者從雲林北上,到總統府、立法院、行政院、經濟部等四個地方陳情,希望政府可以給他們一個合理而公平的生存空間,並到世貿國際會議中心的「進口救濟措施」聽證會現場抗議,要求政府讓這次的進口救濟案過關。

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清源語重心長的表示,政府不管是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還是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業者都無所謂,重點是不要忘記為台灣奮鬥的中小企業,政府再不採取具體行動,中小企業就完蛋了。

WTO的架構下 兩岸官員首次接觸

昨天下午經濟部在世貿國際會議中心,為國內有史以來第一起「進口救濟措施」舉辦聽證會,中國官員親自參與,兩岸毛巾市場的爭奪戰,意外促成中台雙方官員,在WTO的架構下首次接觸。財政部昨天也同時宣佈要對中國進口毛巾展開反傾銷調查,成為台灣加入WTO後,第一宗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的案件。

由經濟部負責的進口救濟制度,成立的標準要先認定中國商品,有無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若有則可以藉提高關稅,來保護國內產業,但必須先和中國諮商,可以實施四年。至於著手進行反傾銷調查的財政部,一旦查有實據則可課徵反傾銷稅抵制,不需要諮商,一次課徵五年也沒有次數限制。

受大陸毛巾進口影響 市佔率跌掉七成

立委賴幸媛指出,自民國91年開放大陸毛巾進口後,根據貿委會的資料,台灣毛巾業的市佔率便持續衰退,幅度達五成以上,生產量由九十年的一百一十萬公斤,降到去年只剩七十七萬公斤。

台灣毛巾產業大多集中在雲林縣,雲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國隆表示,開放中國毛巾進口四年來,國內毛巾市場有七成被中國貨佔有,雲林縣虎尾鎮是全台最大毛巾生產地,毛巾業者全盛時期有200多家,年產值高達25億,受到大陸毛巾進口的影響,現在只剩下30家苦撐,年產值降到5億。

大陸毛巾製造水準不一 消費者使用應小心

大陸毛巾傾銷台灣,除了對台灣業者造成衝擊,業者更透露其實市面上很多大賣場賣的毛巾,有八成以上都是來自大陸,而且材質大多是回收棉,加了很多化學藥劑,用久了很可能會傷害皮膚。

林國隆說,有一些明明是大陸製毛巾,卻標示為台灣製,企圖魚目混珠令他們很生氣!至於要如何分辨毛巾好壞,他強調要下過水使用之後才知道,大陸製毛巾吸水差,而且棉絮多,用久了容易破,否則光憑外觀很難分辨出來。當然也不是所有大陸製毛巾品質都很差,有些是使用正常棉,質地摸起來相當舒服,但價格就較為昂貴。◇(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