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京與華盛頓合力把馬英九推向總統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亞洲時報潘小濤撰文)身兼台北市長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到美國訪問時刮起“馬旋風”,美國的接待規格極高,可說是他們能力範圍內的極限,而國會山莊、著名智囊組織、美國傳媒,都非常重視他。馬英九雖然是台灣政界領袖,但對美國而言,他只不過是蕞爾小島的在野黨主席,而每天到訪美國的世界各國政黨領袖,多不勝數,為甚麼美國獨厚馬英九呢?過去那麼多台灣政要訪問美國,都因為北京的強烈反應而鬧得滿城風雨,為甚麼美國還要如此高調接待馬英九呢?

只要大家細心比較,就會發現馬英九這次訪美行程,跟北京領導人的訪美安排,有很多巧合之處。在紐約,馬英九先跟僑界見面,向商界發表演講,與智囊組織座談,拜會市長;在第二站的波士頓,除與波士頓市長及麻省州長見面,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回到母校哈佛大學發表演說;到第三站的華盛頓,除了白宮,馬英九該去的地方都去了,該見的人也見到了,包括國會領袖,還有助理國務卿佐立克、副國家安全顧問柯羅契、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等近十個與亞太事務有關的高層官員,他們都是白宮、國防部和國務院這三大要害部門首長的分身,他們也一改以前會見台灣官員時的低調神秘作風,故意從正門出來,讓傳媒知道他們與誰見面。

馬英九的行程,與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等北京領導人訪美的內容差不多。當然,由於中國的政治份量,北京領導人在華盛頓享受的是元首級接待規格,布什、切尼等美國最高領導人都會現身,還有二十一響禮炮的歡迎儀式等。但不要忘記,馬英九的官方身份只是台北市長,在美國卻受到如此高的禮遇,與其身份極不相稱。如果再聯想到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等人“過境”美國時的低調、難堪,當可發現,馬英九此行殊不簡單,背後應牽涉到中美關係的佈局。

有台灣傳媒以為,美國高規格接待馬英九,意在“拉馬打扁”,以表達對陳水扁不斷製造“麻煩”、不顧美國反對而執意“終統”的不滿。這種看法,是以台灣角度思考問題、過高看待台灣重要性。老實說,美國有很多方法可以表達對陳水扁的不滿,布什犯不着在胡錦濤訪美前一個月,冒着破壞中美關係的風險去“拉馬打扁”,而目的僅是發洩對陳水扁的不滿!不要忘記,美國邀請馬英九訪美和相關行程,早在“終統”前已經確定。

因此,“打扁”只是美方高調接待馬英九的副產品,而非原來的目的。事實上,美方讓馬英九在美國如此公開、高調,事前一定已經得到北京的默許,至少雙方都有默契讓馬英九“得分”。對美國人來說,他們最重要是爭取和保護美國的利益,按照目前台灣的政治形勢,馬英九兩年後當選總統的機會愈來愈大,美方安排他來訪,不僅要了解他的政治取態,特別是兩岸關係的主張和對美國的態度,美國官員也希望透過面對面的接觸,進一步了解和評估這個對台灣前途有深遠影響的政治人物,並與他建立私人關係。更重要的是,美方已認定陳水扁並非美國的利益所在,而馬英九則是將來維持台海現狀的核心人物,因此才願意花那麼多精力,為馬英九搭起一個國際舞台,讓他盡情表演。

對北京來說,目前台灣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仍然是“反獨”,在此前提下,甚至可以退而求其次的“維持台海現狀”。事實上,“維持台海現狀”已成為北京、華盛頓和國民黨三方的最大公約數,而要維持現狀,其中一個關鍵很可能是馬英九能否當選總統。因此,北京當局到現在為止,仍不像以前那樣作出激烈反應,既沒向美國抗議,也沒對馬英九漫罵,甚至對馬英九要求給予台灣更多國際生存空間的“過火言論”,也沒有嚴詞批駁。顯然,北京也希望馬英九此行能夠成功,讓他的總統之路舒坦些。

雖然北京和華盛頓都有“維持台海現狀”的誘因,甚或希望馬英九當選總統,因而美國高待接待馬英九,北京也沒反對,但是,目前還沒證據證明,中美兩國“合謀”把馬英九推向總統寶座。美國過去在台灣選舉問題上,絕不會公然站邊,這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萬一選錯邊,代價會很大。

當然,馬英九也沒浪費中美為他搭建的“國際舞台”,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至少讓美國政界知道,台灣還是有外交人才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