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員介紹中國的博客和網路審查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採訪報導)哈佛大學法學院貝克曼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麗蓓嘉.麥金農,於上星期五向自由亞洲電臺記者介紹了中國的博客,以及中國的互聯網審查現狀。

麗蓓嘉.麥金農曾是美國有線新聞網駐中國記者,她參與建設了國際性網路公民媒體專案「全球聲音在線」,目前是哈佛大學法學院貝克曼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麗蓓嘉.麥金農向記者介紹說,目前中國大約有1500萬到2000萬活躍的博客,中國博客的內容大多是文化娛樂方面的,政論性的內容很少。互聯網和博客的發展,使得人們不用通過電視臺、電臺、報紙出名,而只要有勇氣在網上每天寫博客、發帖子,就可以讓自己變成名人,例如,「芙蓉姐姐」和「木子美」。麗蓓嘉.麥金農說—-

麗蓓嘉:「這顯示了在政治方面,中共政權還保持著對互聯網的嚴密控制,但在文化方面,特別是青年人的文化方面,互聯網已經造成政府放鬆了管制。」

麗蓓嘉.麥金農說,美國國會就中國的網路審查舉行聽證會的那個星期,中國網上正在熱炒的頭條新聞卻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麗蓓嘉.麥金農說—-

麗蓓嘉:「可能有兩個原因解釋這個現象:一是大多數中國人可能不知道美國這邊討論的話題;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熱衷於文化,就像大多數美國人不關心政治和國際事務一樣。」

麗蓓嘉.麥金農說,對於無法公開談論的政治話題,中國的博客們常採用迂迴的辦法。例如,水木清華BBS曾經是向社會開放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討論。但後來遭到整肅,變成只向校園內部開放。當時中國網民把博客帖子和照片的標籤跟水木清華相連,以這種形式表示抗議。

麗蓓嘉.麥金農介紹說,中國互聯網存在著層層審查,使的網民搜索不到和連接不上被禁止的網頁,無法上傳含有被禁止的關鍵字的帖子,即使這些帖子上傳成功,也會被迅速刪除。麗蓓嘉.麥金農說—-

麗蓓嘉:「在政府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層次上存在著審查,所有形式的互聯網公司也被要求參與和進行監察 。因為政府自己無法監察所有的互聯網內容,所以它們實質上把審查任務外包給了私人企業,這些公司雇用很多人來檢查和管理網上內容。因為如果他們不這麼做,他們會被吊銷營業執照,惹上很多麻煩,而且我聽說競爭也讓互聯網公司互相打小報告,指責競爭對手的審查不力。」

麗蓓嘉.麥金農表示,雅虎、古狗等在華營業的美國互聯網公司參與了中國的網路審查,而他們在中國營業就要遵守中國法律的辯解無法令人信服。因為只要有人給他們打個電話,就可以決定封鎖、過濾什麼,連中國的法律都不必遵守。

麗蓓嘉.麥金農認為,美國公司其實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例如,雅虎向中共當局提交用戶電子郵件訊息,導致師濤被捕。而古狗選擇不在中國境內儲存用戶訊息,這樣中共對古狗用戶的資料就沒有司法管轄權。另外,古狗選擇向中國用戶透露搜索結果曾被過濾,這是個好的舉措。不過,美國公司需要在反網路審查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地方政府「不務正業」 公務接待成重要工作
因經濟擔憂 大陸國債收益率降至22年來最低
章子怡疑不滿新片戲份被剪?受訪片段引揣測
美國會聽證 聚焦中共利用補貼主宰全球戰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