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上打小白球?科學家態度保留

標籤:

【大紀元3月4日報導】(中央社巴黎四日法新電)俄羅斯太空局最近計劃安排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上打高爾夫球,擊出小白球讓球能進入軌道繞地球運行,然而科學家對於這項宣傳意味濃厚的噱頭,普遍不表贊同,認為這是一項相當危險的計劃,更可能製造太空垃圾。

加拿大高爾夫球桿製造商「E21高爾夫球公司」與俄國太空局達成協議,將安排俄國太空人維諾格拉多夫負責在太空站上擊出小白球。

未來半年國際太空站計劃進行三次太空漫步,維諾格拉多夫將利用其中一次漫步,登上特製的平台,揮動鍍金的特製六號鐵桿擊出小白球,希望這一擊能締造有史以來小白球飛行最遠的紀錄。

如果這項計劃取得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同意,一切也進行順利,這顆小白球將繞行地球軌道四年,飛行距離高達三十三億六千萬公里,最後進入大氣層,摩擦燃燒殆盡。

E21高爾夫球公司說:「這將打破高爾夫球界每一項距離紀錄。」

該公司說,小白球上安裝小型電波發送器,球迷可以利用家裡的電腦,追蹤小白球的蹤跡。

然而科學家對於這項計劃卻不表贊同。

理論上,要擊出小白球並且讓球長距離飛行,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國太空人謝巴德一九七一年曾兩度在月球上擊出高爾夫球,月球的地心引力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小白球飛行了「數英里之遠」。

國際太空站以三百五十公里的高度繞行地球運轉,在太空站上,引力非常小,摩擦力也幾乎等於零,因此要讓球長距離飛行,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

但是有經驗的高爾夫球選手會告訴你,要以正確力道擊出小白球,並讓球往正確方向前進,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更別提要在外太空擊球。

如果太空人穿著厚重的太空裝,造成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輕巧揮桿,或是伸展關節,這項任務將更為艱難。

可能因此造成擊球失誤,小白球只前進幾公尺,或是成為曲球,完全朝錯誤方向前進。

因此,小白球可能會意外撞上像國際太空站這樣的軌道飛行器;太空站與小白球可能會在同樣的軌道上繞著地球運轉,兩者間只有運行時間間隔上的些微差異。

這意味著兩者間有碰撞的風險,即便可能性不高,但小白球仍可能破壞甚或摧毀太空站,這必須取決於角度、速度與撞擊處。

歐洲太空總署官員柯林克斯說:「太空中相當寬廣,有許多空間,但軌道運行機制相當奇妙,東西常常會回到你發射他們的地方。」

柯林克斯說:「對國際太空站而言,在最糟的狀況下,最可能的撞擊速度是每秒十至十一公里。」

他說:「小白球絕對大於一公分,這代表以此速度飛行,球必然會穿透太空站艙體。」

另一個問題就是,小白球可能會成為太空垃圾;包括衛星爆炸後的產物與推進器在內的太空垃圾,逐漸對其他衛星構成威脅。

柯林克斯說:「國際太空界建議,不應該將不必要的物體扔棄在太空中,我不認為高爾夫球是與任務相關的物體。」

相關新聞
美俄太空人太空漫步近六小時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