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關愛百姓 統獨休兵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在擔任國民黨主席之初,馬英九曾經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反共不反中,支持法輪功」。曾引起強烈反響。不久前訪問歐洲,在演講中和國民黨的文宣廣告裡,發表一系列有關兩岸統一方面談話,其中有些特別引人注目的,諸如「臺獨」「可以是未來少數臺灣人民的選項」之說,引發爭議。緊接著,馬英九從歐洲招商返抵臺灣,2月19日清晨於中正機場,在呼籲陳水扁不要廢統的記者會上,又提出「維持現狀、統獨休兵、務實開放、全民打拚」的16字建言,特別強調要兩岸和平、朝野和平、全力發展經濟。

從五言四句到十六字建言,態度積極,觀點鮮明,顯然經過深思熟慮,頗費了一番心思。應該說,它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一種動力,亦道出了兩岸億萬民眾的心聲。毫無疑問,對人數不多的「急獨」、「急統」勢力而言,當然是一種壓制。

筆者仔細閱讀了近期馬英九有關兩岸及「廢統」方面的報導。縱觀其談話精神,態度誠懇、思維清新、具體明確、比喻恰當、心系人民、務實性較強。留給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馬先生下列一段話﹕「他領導下的國民黨,願為中國大陸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兩岸應終止內戰,在互信、追求和平繁榮共同願景的基礎上,癒合傷口,跨越對立,建立具建設性的新互動關係」。「國民黨反對任何『現狀的片面改變』,反對所有非和平違憲的現狀改變手段﹔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一中憲法。但因為臺灣已是完全民主,要實現兩岸統一必須取得臺灣人民的同意,國民黨沒有統一時間表﹔而無論是對臺灣還是對大陸,統一都不具有急迫性。」

臺灣和大陸,「統一都不具有急迫性」。此話說得太確切了。但說出此話需要勇氣和膽識。兩岸的社會現實,以及民心、軍心,正是如此。那麼,甚麼事情、甚麼問題「具有急迫性」呢﹖馬英九沒有列出清單,一一說出。只是強調「兩岸極需恢復有意義的對話」。「對話」中在有文章可做。我想,這就不外乎是「對兩岸都是巨大的政治挑戰」的那些較深層次的歷史遺留問題及意識形態方面的事了。簡而言之,那就是真正的而不是被某些權勢人物強姦的民意(即人心的向背)。或者也可以說 ,起碼目前還是一黨專制的大陸,究竟何時才能成為「已是完全民主」的今日之「臺灣」呢﹖否則,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統一,而無實際意義上的統一,這種有名無實的「統一」,其價值何在呢﹖這種由少數首腦、政要憑個人意志精心「編導」後強加於民、勉強湊合的形式上的統一,必然是喪失原則也不得人心的。還不如依然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更好些。所以,馬英九在十六字建言 中提出「維持現狀,統獨休兵」,筆者舉雙手贊同﹗因為目前談論兩岸統一時機極不成熟,大陸和臺灣的大政方針差別太大,距離太遠,歧見太多,共同語言太少。尤其大陸方面,問題成堆,積重難返,需要為兩岸統一作思想準備的事情太多太多。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讀者投書:遼寧省女子監獄迫害法輪功學員的事實
【讀者投書】 我所期待的新唐人新年晚會
讀者投書:河北涿州強暴案讓我不能再沉默
讀者投書:韓流背後的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