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快車號 今進入軌道

人氣 3

【大紀元4月1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歐洲太空總署造價二億六千六百萬美元(約八十六億新台幣 )的探測船「金星快車號」將於11日抵達金星軌道,要以近三年的時間繞行金星,調查其濃密酷熱的大氣層,希望藉此為地球暖化的現象提供線索。

探索大氣層 了解暖化效應

去年11月9日升空的「金星快車號」,預定在台灣時間11日下午四時十九分開始減速,在五十一分鐘的火箭推進期間,將原本二萬九千公里的時速減慢十五%,然後在金星重力的引導下,進入環繞兩極的橢圓形軌道。

「金星快車號」外型猶如蜂巢,仿自歐洲太空總署的另一傑作「火星快車號」。它這次共攜帶七件儀器,預計觀測金星五百天,但如果一切運作順利,可能再延長五百天。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與地球的大小差不多,組成要素相同,但數億年前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運轉。金星覆蓋一層厚重的萬年雲層,其濃密的大氣層大部分是由二氧化碳組成,並摻有硫酸。這些雲蘊藏了來自太陽以及可能來自火山活動的熱能,地面常溫為攝氏四百五十七度。也因此,金星注定逃脫不出暖化效應的循環。

金星一度擁有豐沛的海洋,這些海洋在遠古時候的某個時間點升溫與蒸發。這些水蒸氣像手套或毛毯般覆蓋在金星上空,讓底下的熱氣無處可散,創造出猛烈的溫室效應。但水究竟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

此外,金星隨著時間的推移,二氧化碳已取代水蒸氣,這可能是因為火山爆發的結果。金星在七億年前火山爆發,噴出雲狀的硫酸氣體至大氣層。「金星快車號」將搜尋二氧化硫的蹤跡,因為這顯示火山最近又有活動。科學家也可透過探測器的紅外線攝影機,拍攝金星地表的照片,判斷是否仍有火山爆發。

美俄在太空探測初期都曾廣泛研究金星,但上一次大規模的金星任務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 )的「麥哲倫號」探測器進行。它先費時四年利用雷達穿透雲層,幾乎繪製出金星的全貌,然後於一九九四年進入金星的大氣層。此後科學家轉向研究溫度較低與可能有水的火星,以及其他離太陽更遠的行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火星探測太空船 將進入軌道
感應器故障 美發現號太空梭延後發射
探索太陽系兩大小行星 「晨曦」計畫再開
金星電子在沙烏地阿拉伯設廠生產冷氣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