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行會通過兩鐵合併

人氣 1

【大紀元4月12日訊】行政會議11日上午通過兩鐵合併的方案。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會後表示,此舉將會為整個社會帶來莫大益處,市民在兩鐵合併後可即時獲得減價,亦會享受更方便、更快捷的轉車安排。

在行政會議通過兩鐵合併方案後,作為九鐵公司單一股東的港府隨即在政府總部與地鐵公司簽署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九鐵主席田北辰及地鐵主席錢果豐下午召開記者會,講述合併詳情。

兩鐵合併當日起實施減價

廖秀冬表示,每日約有280萬人次乘客將可從兩鐵合併中即時受惠。整體來說,由兩鐵正式合併首日開始會實施減價,票價在12元或以上車程,每程的減幅最少可達10%;鐵路票價介乎8.5元至11.9元的車程,每程的減幅最少達5%。

至於票價調整方面的詳情,在地鐵和九鐵鐵路網絡之間的轉乘車費將會取消,減幅由1元至7元不等,而使用八達通繳付全費的乘客,車費會一律減收兩毫。對於車費達12元或以上的乘客,每程的票價將會再減1元;而車費介乎8.5元至11.9元的乘客,每程的票價將會額外減低最少達到5%的減幅。

此外,兩鐵也同意由即時起至未來24個月不調高票價,而在合併後第1年亦會提供長者優惠,長者在週日及在公眾假期只需付2元優惠票價。但新票價優惠不適用於機場快線、昂平360及羅湖過境線。

地鐵以「服務經營權」模式,營運九鐵現有和未來的鐵路,以及九鐵其他運輸服務。服務經營權為期50年;而在合併後,地鐵維持上市公司地位。

政府建議兩鐵合併以租賃「服務經營權」方式進行。地鐵以「服務經營權」模式,營運九鐵現有和未來的鐵路,以及九鐵其它運輸服務,服務經營權為期50年;而在合併後,地鐵維持上市公司地位。

九鐵在合併後不再發揮任何營運鐵路的職能,只保留部分行政會計功能,以及繼續保留資產及近200億的債務。

合併過程料需時逾一年

馬時亨表示,根據現時的建議,九鐵公司會從合併後的公司獲得「服務經營權」費用如下:在合併生效日獲得一次過42億5千萬元;另每年獲得7億5千萬元的固定費用;自「服務經營權」安排的第4年起,每年再根據九鐵系統的實際收入,按預先同意的比例分賬。

兩鐵合併後成立的公司,候任主席會由政府挑選,而行政總裁就由政府及候任主席磋商選出。

廖秀冬指出,落實合併方案須修訂《地下鐵路條例》及《九廣鐵路公司條例》;往後的工作是把方案提交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財經事務委員會。若立法會通過有關修訂,合併建議將提交予地鐵公司的小股東投票通過。整個過程預計需時1年或以上。

地鐵主席錢果豐表示,與九鐵合併的協同效應約為4至5億元,雖然需要數年時間才可令協同效應節省資源,但他們將在合併當日減價。

員工盼薪津飯碗不受影響

九鐵管理層下午約見3個職工會,講解兩鐵合併員工安排。對於當局承諾兩鐵合併後,不影響前線員工,九鐵員工協會主席藍坤銳希望要公開處理,避免出現黑箱作業。他表示,工會最不滿意前線員工局限於穿制服人員,亦不滿當局無交待如何安置受影響員工。九廣鐵路職工會則期望管理層能夠確保6,000多名員工平穩過渡,不會被裁減,薪酬福利不少於現有水平。

對於兩鐵合併後會即時減價,民間監管公用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認為幅度太少,中短途乘客受惠不多,而長途客幅度得1成也是太少,而不少市民希望特別在長途或過海線方面可以減價。蔡耀昌希望政府再研究減價幅度。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家富表示,兩鐵合併對社會有利,亦可以令跨境鐵路有更多的合作,但他不滿目前建議的中短途車費減幅太小,對羅湖站不減價也感到失望。他又說,兩鐵合併至少要再過1年多才實行,減價問題應該分開處理,盡快落實。

由於市場憧憬合併前景,地鐵股價近日屢創新高,11日早上更在開市後35分鐘停牌,停牌前報19.6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怡恆:語寄香江之七
章怡恆:語寄香江之八
章怡恆:語寄香江之九
全球城市生活品質 瑞士蘇黎世名列榜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