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福衛三號 將背「台灣」升空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美國范登堡發射場報導〕歷經數個月的努力爭取,由美國空軍負責發射的福衛三號火箭,確定無法背著中華民國國旗和國號升空,改以中英文併陳的「台灣」取代,也成為第一個讓台灣字樣飛向太空的衛星。

一、二號有國旗

依照國際慣例,商業發射均會漆上委託國的國旗,福衛一號、二號的發射為商業合約,火箭外觀都有明顯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但是三號以「台美合作合約」方式委由美軍發射,受美國國務院政策管制,美軍在去年11月即告知台方,火箭上不能漆任何直接代表中華民國的圖案或名稱,包括國旗、國名、國花和台灣島圖,甚至連福爾摩沙都不行。

國家太空中心的督導單位國科會近兩個月透過外交管道積極爭取,還請駐美代表李大維出面和國務院代表協商,說明福衛三號是我方出資達八成的大型台美合作計畫,目的是改善全球天氣預測,但仍無法改變國務院的基本原則。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可寫中英文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對此結果國科會和國太中心高層認為「雖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且美方對學生徵圖比賽冠軍作品中所含的台灣島圖和一面小到幾乎看不清的藍白紅旗,已視作藝術而同意置放全圖。據指出,美方妥協主因,在學生作品的台灣島有很多水果和魚類躍然其上,無法一眼辨識出台灣模樣,而藍白紅旗的白色部分是六角雪花,與國旗的十二道光芒不完全相同。

目標偵測氣象 升空全看天氣

福衛三號進入發射倒數三天,國家太空中心駐美工作團隊在發射場廠房透過網路連線發射台,全天候監測衛星健康狀況。

氣象衛星遇上怪氣象,也只能看天吃飯了!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是全球第一個氣象衛星星系,卻因天氣預報指出15日發射當天可能會下雷雨,而必須延期發射。

發射場火箭機械工程師麥克羅姆普指出,福衛三號火箭升空的天候條件,風速需弱於三十節(相當於七級風 )、降雨強度不得大於每小時一英吋(約二十五點四毫米 )、兩千英尺以上的高空不能有雨雲,而且一定不能打雷。

美軍昨天開放了台灣媒體進入范登堡發射場管制區拍攝福衛三號火箭實體,卻因發射台附近風速高達三十五節(相當於八級風 ),依作業守則需用鐵架完全圍起保護,使媒體無緣在發射前目擊與拍攝火箭真貌。

根據當地氣象預報,15日下雨機率高達七成,並有一家商業氣象台預測可能是雷雨,福衛三號計畫總主持人陳正一強調,若15日天候真的不佳,還有16日備用,氣象預測說16日天氣比15日好。

福衛三號排定在台灣時間15日上午八點十分至十一點十分發射,若因故不能在三小時內發射,就需延到隔日。陳正一說,若兩天都無法升空,就必須重新向發射場「掛號」等待下一輪的排程,最遲有可能再延一、兩個月。

由六顆微衛星組成的福衛三號將是全球第一個氣象衛星星系,預期升空後的運作能有效提升天氣預測的準確率,卻在發射前夕面臨被多變的天氣絆腳,工作人員只能祈禱說:「希望雲跑快一點!」

范登堡發射場 管制緊迫盯人

福衛三號昨日因風速過大被鐵架圍起保護,總主持人陳正一只能在看不到火箭的鐵架前接受訪問。

台美合作的福衛三號首次由美國空軍負責發射,讓國家太空中心派駐在范登堡發射場的工作團隊徹底見識到美軍機密管制,滴水不漏的程度,「吃飯有人在你對面盯著你,要去上廁所也有美國大兵一路跟著你,並在門外站崗!」

范登堡發射場位於洛杉磯北邊的隆帕克市(Lompoc ),為美國第三大空軍基地,面積大約兩百八十平方公里,比一個台北市還大。

范登堡是美國西岸最主要的衛星發射場,因國防部和太空總署的機密衛星計畫大多在此發射,戒備一向森嚴,連面對馬路、寫有范登堡空軍基地字樣的大門招牌,過往行人和外賓未經同意下都不能逗留拍攝。

福衛三號衛星整合測試副經理陳維鈞說,前年福衛二號首次在范登堡發射,駐美整測團隊就已感受到跟一號在甘迺迪太空中心截然不同的管制氣氛,但二號還屬商業發射,比起三號直接由美軍負責,台灣工作團隊被緊迫盯人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例如過去為衛星發射作最後階段準備的工作團隊,享有在火箭上簽名留念的特權,這次則是想都別想,就連要拍個紀念照,也都需經過美軍層層核准,工作人員在美國為福衛三號打拚工作的「此情此景」,將來都只能純靠記憶回味。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