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地抨擊馬國政府取消建新柔大橋決定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毓平吉隆坡十六日專電)馬國前總理馬哈地對政府取消興建新柔大橋(曾取名為「美景大橋」)的議決深表不滿,並指決策失誤,而把責任推給人民更是匪夷所思。

他在參觀新山新關稅大廈時,受媒體包圍爭詢他對政府取消建大橋的意見,忍不住大發議論,指馬國人民是不願賣海沙與開放領空給新加坡,但不表示同意取消彎曲大橋呀!同意與否課題,應先交給人民公投才對。

他針對前兩天政府閣員有關取消建橋的解釋理由,逐點抨擊。

他說,在這項(建新橋)課題上,大馬是輸了。自己先放棄優勢與權利,夫復何言。有人害怕會捲入法律糾紛,其實提交給國際法庭裁決有何不可?大馬未必會輸。像前年沙峇州海岸外的西巴丹島主權問題,不就由國際法庭判臝了嗎?(當時是印尼起爭執,要爭取該島主權。)

他說,馬國現在好像投降了,任由別人侵佔領土不敢吭聲;儘管在自己國土範圍內,連要造橋做路也須先獲得新加坡的同意。

這座取名「美景大橋」(Scenic Bridge)的計劃,早在七年前即由當時擔任總理的馬哈地全力策定。由於新加坡一開始就不同意建橋,所以他就建議改成彎曲形大橋。而新橋高度不過二十五公尺,也不算太高。

他說,有人害怕毀了新加坡供水問題,其實在兩國分離協議書內已載明,馬國如有需要移動輸水管,可提早六個月通知新加坡,而拆除水管的費用需由新加坡負責。

但馬哈地也風趣表明,他現在已退休,無權無勢,批評政府的談話可能都被媒歪曲或過濾。不像當年他當總理時代對新聞自由的寬容,連副總理安華的示威事件都容許報章刊登。

相關新聞
馬哈地認為馬幣固定匯率制應可檢討
大馬非政府組織反對馬哈地在人權日演講
馬來西亞前總理:罷黜安華 避免同志治國
前大馬總理詈罵英美 外交官集體退席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