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述 淺析吳儀一行美國大采購(上)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齊月報導)在胡錦濤訪美前,吳儀率領110家中國國有企業的200多名企業家組成的龐大采購團隊先期到達美國,走訪美國13個州和城市。有消息稱,此行中國与美國公司簽訂高達162億美元的一攬子采購合同。這一舉動被輿論普遍稱作是中國送給美國的一個“大蛋糕”、“大禮物”。對此, 記者采訪了著名的政治、經濟評論家陳破空先生和著名政治、經濟評論家伍凡先生。陳破空認為中共這樣的協議基本上象一种賣國行為,應該說是對中國人民和國家利益的一种損害。

連接收聽

陳破空說道: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討好美國,因為除了政治上、意識形態上、人權上有深刻的分歧以外,還有經貿上的摩擦日益激烈,這就是巨大的貿易逆差。還有中國大規模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中國的市場准入問題、違反世貿規則的問題,這些都是美國方面非常的憤怒,尤其是今年面臨美國的國會中期選舉,國會給了布什行政當局巨大的壓力,所以他們不得不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胡錦濤派出吳儀率領一個龐大的商貿代表團來采購,就是試圖用經濟手段來平衡美國對中共多方面的不滿,包括政治上的,人權上的和經貿上的不滿,那么它用了這么一個經濟手段。這個經濟手段第一個象征含義就是說因為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高達2000 多億美元,它就想通過這种大規模的購買方式來象征性的安慰美方,表明中方在努力縮小這個貿易逆差,但是世界上這种162億采購和2000億的貿易逆差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伍凡表示:這是一個根本的體制問題。中國參加了WTO,如果是完全跟西方的社會體制、經濟體制、金融體制都是一樣的話,那不需要這么個采購團了。看看英國和美國之間有沒有采購團?英國和德國,歐盟和美國之間有沒有這么個采購團?根本沒有的。人家都是很平等的交易,按照國際慣例,按照WTO的章程來做,那就可以了。可是中國現在沒有這樣,中國名義上加入了WTO,實際上它做了很多手法,是違背WTO的。

隨著胡錦濤訪美日期的臨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再次成為華盛頓爭論的焦點,美國國內興起了一股“保護主義浪潮”,一些保守的政界人士對中國出口商品在美國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表示了擔懮。

陳破空認為:中美之間存在深刻的分歧而布什總統上任以來從來沒有給過中國領導人以國事訪問的待遇,不管是江澤民還是胡錦濤都沒有享受過這种國事訪問也就是正式訪問的待遇。這次美國仍然沒有給予他們這种待遇。但是這個對中共領導人非常重要,因為中共領導人出于在國際和國內宣傳上的需要,對國內人民它要宣傳它是一個合法政府,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尤其得到世界超強頭號大國美國的承認,所以它需要國是訪問的這么一個待遇,說它在國內的宣傳是國事訪問,但是美國仍然沒有承認這是一個國事訪問。同時它要在世界上宣傳,認為它是進入了國際社會主流的這么一個國家,它的政權是一個合法的,是可以跟世界上超強政府打交道的。

伍凡認為:現在美國國會非常惱火。美國國會一再要通過法案。為了胡錦濤要來,現在把它壓下來了。人民幣匯率上面和出超2020億,以及這個仿冒。這些問題不是150億能解決的。150億1個禮拜過去了或者一個月過去了,你買了一點東西,那明年怎么辦呢?明年再賺個2000億、3000億的出超,美國人受不了。中國因為人民幣价格低,賣出去的貨便宜,所以等于是傾銷全世界。現在歐洲已經對中國的鞋子要采取特別的稅法,中國的汽車零件到美國來也在談判這個稅法。這個都直接牽涉到是不是大家按照公平交易這個方式來進行。

布什認為2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使許多美國人“想知道貿易公平何在”。他表示,中國可通過闡述人民幣与知識產權,證明其在采取措施擺脫出口主導的經濟增長,“幫助美國人理解自由貿易世界的重要性”。

陳破空認為:它是通過這种方式來推銷它自己的執政利益,因為按道理說,這种采購這100多億美元的均額采購究竟是需要還是不需要?按照程序應該在中國進行科學論證和民主的論證,經過听證會,象其它國家一樣。但是中共領導人沒有經過這個程序,因為他們是一個非民主的政權,專制的政權,他們不需要經過這個程序,他們可以對任何東西說了算,想簽就簽。通常說來他們把自己的既得利益考慮在先,而很少考慮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象這樣的協議基本上象一种賣國行為,應該說是對中國人民和國家利益的一种損害,因為它是不透明的不公開的,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決策會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伍凡表示:中國是根本不尊重人家的知識產權,你的東西我偷過來搶過來我就自己翻版,不管三七二十一,几十年如一樣。那時候我在大陸,外頭根本買不到書。新華書店國際部內部啊,他內部copy不公開賣。那個還是“小儿科”啊,現在做大量的仿冒。尤其仿冒知識產權,軟件啊,電影啊,音樂啊,這個就是違背了WTO的公平交易了,那么賺了美國的錢。美國在大陸知識產權損失了 200億到300億。你現在再拿150億去采購人家的東西,還不到人家損失的一半。美國人一直在警告:你這樣做不對的,一直跟你談。那么現在中國因為胡錦濤要來訪問,所以就拿一點小恩小惠來籠絡你。去年一年,中國對美國的出超2020億,那你現在又拿150億去買,還不到10%的錢,這個每個人看的心里很清楚。你這個只不過就是一個玩的把戲了。

布什日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說時,呼吁胡錦濤在下周訪問華盛頓期間,清晰闡明中國對人民幣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從而使美國相信“公平貿易”。

伍凡表示:公平交易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中介就是匯率。人民幣匯率降的太低了,那么什么貨出來就便宜了。這個中間誰賺的最多呢?中國的制造厂商賺了,地方政府賺了,美國的進口商賺了。那最大損害是誰?最大損害就是中國的勞工。工資壓的非常低。中國的環保受損害,中國政府一概不管,它只要維持能出口,維持它的工業的運轉,以及維持它的就業率,把工資壓的低低的,大家有飯吃就可以了。但是作為美國來講很不公平啊,你這么樣的來賺我的錢,用小量的錢來回饋我。美國人心里看的很清楚。我相信這個等胡錦濤訪問結束之后啊,中國的貿易問題以及人民幣匯率問題重新會提出來的。因為美國三個參議院提出來的議案就是要增加 27.5%的關稅,如果人民幣匯率不提高的話。這個提案僅僅是推遲半年而已,沒有撤銷。推遲半年到九月份再進行表決,就是讓你胡錦濤再給你一次机會。這個辦法解決不了中美之間的這個矛盾,這個矛盾是個根本矛盾。

陳破空認為:在提到經貿采購的時候,吳儀想通過這种方式來對胡錦濤訪美鋪路,制造一個所謂的良好气氛,使美方對胡錦濤的來訪有所重視。但這兩方面的態度是不同的,美方希望中美之間尤其是經貿關系有實質性的改變,但是中方只是希望美方給以胡錦濤某种規格某种待遇,這种象征性的意義對中方更重要。就是中方更重形式而美方更重內容,這是雙方對這次訪問的不同期待。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胡布會”上,中美貿易問題無疑將是雙方討論和迫切希望解決的共同問題。針對美國一直極為關注的貿易逆差和人民幣匯率問題,雙方能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將成為檢驗“胡布會”和中美戰略關系的指標。

伍凡表示:怎么樣解決這個矛盾呢?第一,中國的進出口不能完全由國家壟斷。這次他帶了一部分私人厂商出來,這些私人厂商還是受到政府控制的。不是純純粹粹的象西方那种完全是私人財產,私人的資本,不是的,它還在受國家控制。所以這一點不改革的話,那是完全國家壟斷,用國家壟斷來跟美國私人做生意,這個就不平等;第二,你的財務制度,你的人民幣的匯率這些都要進行改革,尤其中國的銀行要進行改革,你不進行改革,你還是一切都用國家壟斷的話,美國的私人資本去跟中國的國家進行交易,中間就是不平等嘛。一個國家資本它根本不在乎賺贏賺少,并且它把工人工資壓的低低的,美國的企業根本競爭不過它。現在美國企業還能站住腳的都是一些高科技,航天航空的產品,一些軟件的產品,高科技知識產權的產品。中國又想去偷人家的東西,侵犯到美國的更多的利益。所以這個矛盾不是 150億能解決的。

陳破空認為:中國盜版和侵犯知識產權,包括美國和歐盟和日本在內的知識產權是非常嚴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中國政府長期對這种盜版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完全不予理睬,所以說有國外的專家評論說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一种偷來的經濟,也就是說通過盜版通過侵犯知識產權來獲得經濟增長。因為實際上不管是書籍也好,軟件也好,音像制品還是別的一些知識性的產品都是經過在美國或者西方几代人的努力甚至几十年或者十几年的努力所獲得的一個成果。那么在文明國家都懂得遵守一個對專利權的一個尊重,都要用正常的購買,實行市場交換還獲得這樣一個使用權。但是由于中國在中共統治下這樣一個國家,道德淪喪而且法制不張,完全靠人治,各個官員自行其是,官、商、黑相勾結,所以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就出現大規模的盜版現象。這种盜版去年來講,中國所使用的美國微軟或者是其他公司的軟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盜版,給美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是35億美元。直接的盜版行為,偷取別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在國際通則看就是一种犯罪行為,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為。這當然是令文明世界感到非常憤怒的。

陳破空繼續說道:目前來講,中共方面做了象征性的打擊盜版的動作,但是它們并沒有新的或者徹底的改變,只是象搞運動似的刮起一陣風去打擊一下盜版,而且是雷聲大雨點小地作給美國看。但事實上它們又強調,說是由于地方主義或者地方保護主義使中央打擊盜版的這种行動受到阻礙。一方面這是一個推脫之詞,另外一方面來講,本身他們在各地區實行傾斜政策,造成了地方保護主義,中國各地之間的貿易壁壘比國家間的貿易壁壘還要大。所以這個知識產權在胡錦濤或者吳儀他們嘴上講一講根本就不算數,最重要的是在中國根本無法推行,無法去打擊盜版,無法去取締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因為中國還不是一個法制的國家,完全是處在一個人治的,官員自行其是的這么一個狀態,這种局面無法根本改變。也就是無法改變美國或者西方對中國這個方面憤怒情緒。

美國眾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彼得.約說,為胡錦濤訪美鋪路的一個中國大型采購團在美國各地簽訂了一些大宗采購合同,但簽訂這些合同并不足以改變美中貿易嚴重不平衡的狀況。他說:“中國人在大量采購。他們去了美國13個城市,簽訂了150億美元的合同。他們這樣做肯定會成功地讓美國人注意到,中國正在為減低美中貿易逆差盡最大努力,但是150億美元對巨大的美中貿易逆差來說是一個小數字。”

參議院共和党政策委員會經濟政策分析員托馬斯(Jason Thomas)警告說,如果胡錦濤不借訪美机會向美國解釋中國將會改變有關經濟政策的話,美國國會有可能在對華貿易問題上通過相當嚴厲的法案。他說:“假如我能向胡轉達一個信息的話,我會說,如果中國不改變它的商業本位主義政策,我擔心國會可能會別無選擇地采取某些行動,從而引發兩國之間的貿易大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國愛滋病會議閉門召開 胡佳請願被抓
六團派高官有望任副總理
吳儀將訪美為胡錦濤美國之行鋪路
吳儀訪美前夕美議員對其有批有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