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雜誌以博客方式報導巴黎騷亂

標籤: , ,

【大紀元4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伯克2006年4月17日巴黎報導)去年11月,許多年輕人,其中大多數是穆斯林,在巴黎郊外舉行暴動。當時,全世界媒體都設法尋找一個方法來報導這件事。一家瑞士雜誌則利用這個機會試圖通過因特網新聞、也就是博客的方式來報導。

當巴黎郊區去年11月發生暴動時,這家瑞士雜誌覺得他們的文章還不能達到遙遠的讀者,幫助他們瞭解在法國發生的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雜誌編輯以派記者輪流到巴黎郊區邦迪採訪,每次輪班7到10天。從邦迪開車到巴黎大約要15分鍾。邦迪的南部一般被認為是富裕的地區,而發生暴動的北部則很貧窮。

*現場報導吸引讀者*

這些瑞士記者住在從當地足球隊租的一個辦公室裡,裡面很擁擠。他們每天將遇到的事在網上加以報導。到最後,他們的博客每天從全世界各地吸引了多達3千名讀者。

這項試驗是該雜誌世界事務編輯米格爾出的點子。米格爾最近離開了這家雜誌。米格爾說:“我們當時想,我們一定要多做些事,做一些不同的事,來瞭解巴黎郊區那些問題的根源,所以我們認為要深入到現場去。生活在某個地方,可是一早醒來就能看到這些地方,這是很重要的。”

邦迪的幾名年輕人把這些外國新聞記者保護起來,讓他們能夠深入當地人的生活,並且保護他們不受那些因為媒體報導這次危機而憤怒的居民的攻擊。

*當地年輕人接手博客*

這些瑞士新聞工作者現在已經回家,但是邦迪博客仍然辦得很活躍,因為當地的一群年輕人在瑞士這家雜誌給他們訓練後已經接手辦這個博客了。

米格爾說:“這些生活在郊區的年輕人總是問我們,『你們在這裡,這很好。但是你們能為我們做甚麼呢?我們需要協助,我們需要工作。』我們想,好,這是很理想的解決辦法。我們教他們如何建立博客,如何寫作。他們可以不再是受害者,相反的,他們能為自己的生活採取行動。”

撒達、哈金和卡默爾是這群年輕人中的三位主要成員。薩達今年6月將從高中畢業。她剛剛知道她明年也許會去國際政治大學進修。在高中的最後一年,她參加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主要是要讓來自貧困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能夠通過競爭進入好學校。

*巴黎郊區青年人的不滿*

哈金和卡默爾則是失業青年,心裏很不高興。他們說,邦迪的市長原來答應幫助他們在社區裡開一家茶館,但是他沒有實現諾言。

在巴黎的一些郊區,有高達30%的人失業。當地年輕居民抱怨說,即使他們得到學位也無法找到工作。趙烏奇是參加博客工作的年輕人之一。他念完了四年的大學學業,但是他所能找到的唯一工作就是在地鐵當清潔工。

最近,博客的三名成員到一所高中去採訪。那所高中的一些學生在為十名阿根廷中學生來訪一個星期做準備。這三名成員為他們的博客採訪了那所中學的學生,拍了照片,並且還有錄音。

下午,他們在當地一家咖啡館會見了米格爾,為採訪邦迪那位信仰社會主義的市長吉爾伯特.羅傑爾做準備。編輯米格爾為《邦迪博客》這本書的發行又回到了這裡。這本書裡有邦迪博客刊登的一些文章以及讀者的評論。

新書發行儀式是在邦迪圖書館舉行。在正式演講結束後,邦迪博客的工作人員質詢市長為甚麼自去年11月發生暴動以來沒有採取甚麼行動,這一採訪立刻被刊登在他們的博客上。

*博客擴大了地方居民的視野*

邦迪博客的成員哈金確信,這個博客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邦迪博客改變了這城市。我們給那些一貫被忽視的人提供了發言權。我們是在當地,我們可以得到其它新聞記者無法得到的信息。”

雷尼加南是一名長期居住在邦迪的退休人士。他說,這個博客開啟了他的視野,使他看到他以前沒有意識到的不公平現象。他希望這個博客能促使邦迪北部的窮困地區和南部的富裕地區展開對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到巴黎跳蚤市場尋寶
法釐清未介入查德國內軍事行動
法國有意參選總統女議長 聲望上揚
巴黎時尚參展有成 設計師返台開設旗艦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