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吳釗燮:憂慮布胡會出現批評台灣談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十八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二十日將與美國總統布希會面,全球關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吳釗燮今天說,儘管情資顯示「布胡會」不會發表聯合聲明或布希不會發表批評台灣的言論,但台灣仍相當擔心。他呼籲美方,應傾聽台灣民間聲音,對民主的台灣採取更公平的對待。

他指出,如果以自由、民主為外交政策主軸的美國,與世界第六大獨裁領袖會面時的談話,傷及民主國家,或出現批評民選領袖的聲音,將會讓全球人民質疑美國政策的一致性。台灣人民應該對自己爭取的自由與民主價值,更有信心,國際社會也應協助民主台灣,參與各項國際組織,傾聽台灣民間的主流聲音,對台灣採取更公平的對待。

吳釗燮上午出席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主辦的「兩岸未來,人民有話要說」記者會時,做了以上表示。

他說,台灣民間希望政府恢復兩岸協商,這也是政府致力推動的工作重點,不過,在中國設置一中先決條件的障礙下,要實現政治協商或對話當然有困難。因此,政府致力從務實的角度,也就是從經濟、實質的議題開始,再把累積的成果導引到政治協商,才能把目前兩岸衝突性的關係,轉化到合作性的面向。

吳釗燮認為,中國口口聲聲說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並提出各種拉攏民心的措施,現在台灣民間發出「撤飛彈、放棄武力犯台」的呼聲,希望中國確實聽見,傾聽台灣聲音。

他說,從最近「冰點」停刊又復刊的情況來看,中國社會對自由及民主的要求呼聲也日趨強烈,中國領導階層難以用壓制的態度長期面對。台灣政府現在擔心的是,中國當局會不會援引外在的代罪羔羊,企圖轉移內部壓力,台灣必須關注相關事態的發展。

吳釗燮指出,面對中國社會在民主轉折的過程,台灣政府可以提供過去發展的和平轉移經驗,給中國各界參考。台灣也應該試圖向國際社會力爭,民主的台灣應受到國際更多的認同與支持,並把支持的態度轉化為處理台灣議題時的外交政策,協助台灣參與各項國際組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