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之虎火熱演出 舞台特效震撼視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倫敦報導

為了倫敦的唯一場演出一位難求,舞王麥可‧佛萊利率領的《愛爾蘭之虎》,提早在正式演出之前於昨天推出加演場。

在倫敦溫布里的表演場地裡,雖未能如舞王所願露天演出,以戶外大型舞台設計規格搭配高科技三D立體投影,所創造出的舞台效果,依舊震撼視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正式開演前的訪談裡,麥可就特別提及他砸下重金請人量身訂做的超大型螢幕,直到正式開演時,眼見愛爾蘭壯闊秀麗的海岸風景一路展陳,觀眾的視覺就隨著海岸線被牽引,在激昂的踢踏舞步裡,氣氛越發沸騰,當地的英國人不斷拍手讚嘆。

對舞王來說,現在評價一部舞劇的標準,似乎已不單指他腳下那雙鞋能踢得多快、多響亮,這一部全新打造的《愛爾蘭之虎》,舞王在音效、視覺甚至特效上的用心琢磨,他大量在舞台上使用「火」的元素,無論是在環繞著雙腳快舞燃燒的火燄,或是舞台上方所迸發的「火花」都讓人為之震懾。

在視覺方面的處理相當細膩,舞者跳動的身軀與背景大螢幕完全融合所創造的效果,也是這部舞劇的一大特色,高科技三D立體投影除送來愛爾蘭自然風光與山水之美,在陳述歷史事件如戰車駛進舞台與烽火燃燒建築的效果都具臨場感。

也可以說,在眾多以傳統愛爾蘭圖騰為背景的踢踏舞劇裡,舞王大膽採用的超大型螢幕,確實成功地突破了傳統的視覺框架,創造出令人驚豔的聲光特質。

此外,觀眾或許想像不到,這一套舞台布景,不僅背景大螢幕及火花等特效都會如實在台灣搬演,連舞王腳下所踩的舞台地板所用的木頭,屆時都將一片片拆下全數運到台灣,再重新組裝,這些木頭底下還藏著大秘密,就是為數可觀的麥克風。

只要踢踏舞鞋碰觸到這些木板,都可傳達出更完整的響音,在空間開放的露天場地,更能收到震憾的音效。

舞王麥可‧佛萊利將於6月10、11日在台灣台北中山足球場;6月13日在高雄中正體育場演出。詳情可洽寬宏藝術,電話:(07)7403466。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