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社會主義在全球失敗

曹長青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儘管共產主義在全球潰敗,但社會主義思潮,不僅至今仍在美國左派中盛行,更被歐洲國家,尤其是北歐信奉。從七十年代開始,瑞典等提出「第三條道路」,被稱為「瑞典模式」。但最近瑞典經濟學家卡瑞森(Nils Karison)的報告揭示,瑞典所代表的這種北歐社會主義模式,已完全失敗,「其結果令人震驚卻很少世人知曉」。他以瑞典和美國進行比較指出﹕

首先,自1950年至今,瑞典的私營領域,沒有增加新的就業機會。而同期美國的私營領域增加了6000萬個工作機會,即從1950年的5200萬,增至2002年的1億1千500萬。

其次,在斯德哥爾摩股票交易市場的前50個瑞典大公司,沒有一個是1970年以後產生的。而美國自1970年之後,產生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例如微軟,沃瑪(Wal-Mart),家庭用具(Home Depot),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等。

第三,1970年時,瑞典在以人均收入為主要指標的「全球有影響的工業國家」中排名第四,2002年則降到第14。而美國在最近瑞士商校IMD的評比中,名列全球最具經濟競爭力國家排行榜之首。

第四,瑞典由於實行高福利制度,結果養出更多懶漢。僅在2003年,就有100萬人失業,400萬僱員沒有上班,而是休「病假」或領取各種社會福利生活。而且瑞典的多數人都在政府部門,或和政府有業務合同的機構工作,所以他們的收入是來自國家稅收。因而在過去20年來,歐洲國家的平均經濟增長率才是美國的一半,但歐洲的失業率卻比美國高出50%以上。

這位世界知名的經濟學家感歎說,瑞典原來並不是這樣。在50年前,瑞典曾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她從一個貧窮的農業國轉型為一個富有的工業社會,因為當時實行了減稅、削減限制企業的規章,限制福利的政策。從1890年到1950年,瑞典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產生很多全球知名的公司。1950年時,稅收才占瑞士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1%(美國現仍僅佔30%)。

而自從瑞典在五十年代開始強調福利社會,並在六、七十年代走高稅收,高福利的所謂「第三條道路」的社會主義模式,過去三十年來,稅收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0%以上;1995年瑞典的政府開支達到頂峰,占GDP的66%!

伴隨高稅收、高福利政策的是對企業更多的限制,更多的計劃經濟,結果不僅損害瑞典的經濟,更使瑞典人失去尊嚴,因為他們本可通過自由競爭,創造更好的生活。美國現有12%「低收入」家庭,標準是年收入2萬5千美元;而按這個標準,40%的瑞典人是「窮人」。瑞典的人均收入比美國最窮的阿拉巴馬州還低,而瑞典以至整個歐洲國家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要說僅是美國人的60%,而且比美國的窮人還少43平方尺。

撰寫這份報告的卡瑞森感歎說,瑞典模式告訴世人,如果想創造一個人道、有同情心、繁榮的社會,僅僅有好的願望是不夠的。

去年2月瑞典主張市場經濟的智庫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主題就是「社會主義是否死了?」多數與會者認為,社會主義至少在全球有思考能力、有理性、有信息的人民中,已經死了。那些還信奉它的人,「是對所有形式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費邊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烏托邦公社)失敗的歷史無知」。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自由經濟理論的當代掌門人弗裡德曼則說的更乾脆﹕「今天人們公認社會主義已死亡,而資本主義是通往未來之路。」 (原載香港《蘋果日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曹長青:階級鬥爭的弦別繃那麼緊
曹長青:法國是個神經質的女人?
曹長青 :「陰謀論」太傷害自己——致鄭義先生
曹長青:美國加強戰略圍堵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