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仿冒產業化 偽造整個公司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特譯

在中國,查獲仿冒品不是新聞,因為仿冒在中國已成為一項「產業」。但在二○○四年中,打擊仿冒品的成果傳回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東京總公司時,管理階層赫然發現,印有該公司商標的仿冒鍵盤、CD和DVD空片,堂而皇之地進駐北京和香港的零售門市,公然販售。

國際前鋒論壇報指出,就像數以百計的製造商在中國捍衛其智慧財產權的作為,NEC也委託市場徵信公司追蹤仿冒源頭。在中國、台灣和日本執法人員協助下,NEC經過兩年調查得到的結論是:仿冒不再是地下工廠偷偷生產劣質品,仿冒者已有能力偽造整個公司。

中台兩地去年掃蕩仿冒所掌握的事證顯示,仿冒者已建立相當於NEC正廠的仿冒網絡,參與者包括中、港、台的五十多家電子廠。這些電子廠不僅仿冒NEC產品,甚至發展出自己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線,種類從家庭娛樂視聽設備到M P 3音樂播放器無所不包,並彼此協調製造和配銷流程,獲利全包。

NEC資深副總裁兼法務部總經理岡田指出,這些仿冒商構成一套複雜的仿冒網絡,其合作關係由台灣和日本的兩家公司居中協調,「企圖全面篡奪NEC的招牌」。許多仿冒商彼此熟稔,進而合作研發、製造並銷售打著NEC品牌的仿冒品。但NEC以法律問題為由,不願透露這些廠商。

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部門官員證實,曾查獲仿冒NEC品牌商品,正持續追查。許多科技大廠被批評保護智財權不力,但岡田表示,NEC準備採取積極措施捍衛商標聲譽。

受N E C 委託調查仿冒網絡的香港國際風險公司(International Risk)總裁維克斯指出,根據警方在掃蕩仿冒者時所掌握的文件和電腦資料,已可大致拼湊出這個仿冒網絡的樣貌。這些仿冒者佯裝成NEC代表,以該公司名義委託產品研發計畫,締結代工和供貨合約。維克斯表示,這些仿冒者也會要求代工廠支付產品「授權」的權利金,並核發貌似正廠的保證書和服務文件。

遭警方查獲的部分工廠還偽造NEC標誌,並以幾可亂真的包裝裝箱後出貨。NEC表示,該公司約有五十種產品遭仿冒, 包括家庭視聽設備、M P 3音樂播放器等。這些仿冒品已在台、中、港、東南亞、北非、中東和歐洲流通。在某些銷售門市,仿冒品是和正品甚至混在一起販售。(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反中國仿冒 美要向WTO告狀
布什在匯率和盜版問題上向胡施壓
進口貨物放行後發現仿冒品 海關:可依法處分
販賣仿冒名牌精品 女子違反商標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