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中華兒童劇團舉辦第五屆文藝演出

【大紀元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世桑新澤西報導)新州中美文化協會(CACA)之下的中華兒童劇團(NJ Chinese Children Theater)於4月22日傍晚在新州北部城鎮Livingston的高中禮堂舉辦了年度第五屆文藝演出活動。週末中文學校以及課外活動團體和組織的師生家長以及來賓400多人次觀看了表演。遠道紐約的臺北經文處和僑委會代表雨夜專程出席觀看。

沉婉貞老師(中)與貴賓和部份參與表演活動的師生家長合影留念。


  當晚演出在<中華鼓隊>的羅聲中開幕,由孟屏東先生和淑惠女士主持,分別上演了由沉婉貞老師根據演員現有資源和自然發展性格特點編劇 製作的<李白的故事>,<城隍爺的故事>,<啞巴的女兒>三出劇目。10多位老師,40多位學生和華裔合唱團的學生以及近20位相關人員參與了表演活動。正如僑委會代表張景南先生在開幕致詞中說的,演員來自各個中文學校學習和演講以及課外文化活動的獲獎者,他們能夠把文字的東西通過動作表演,把中華文化和傳統資訊傳遞給觀眾,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通過古裝表現逍遙的<李白的故事>,大家從中知道了一些中國古代科舉官仕考試制度的特點,同時也瞭解到李白這位著名詩人的生平點滴。 <城隍爺的故事>劇情,由一位古代平常人家小男孩,阻止收稅途中遇害員外“魂鬼”尋找替身害人之念頭和積德行善的行為小故事,道出了傳統中好心好報的道理。現代話劇<啞巴的女兒>,由劇情反映賣豆腐的一家人,其啞巴父親的勞累苦悶忍耐和孝順兄長的不斷勸導,伴隨著妹妹在年幼到青少年期間的成長過程中,由無知任性和倔強,驕橫無理到悔過自信,最後使奇蹟發生—啞巴父親可以開口說話了,讓大家理解值得發揚光大的尊敬長輩和勤奮努力等中華傳統的美德。

  劇團的演員,年齡最大的是14歲,最小的是5歲﹔他們大多來自新州北部和中部各個華裔聚居的居住地區城鎮,有學生“老”演員,如蔡旭豪(李白),孟子傑(旁白),楊安珩和楊沁珩(旁白),蕭寶芸,謝愛林,陳思妤等﹔也有一批新演員,如殷立學,陳聖康和陳聖傑,蘇佩儀等﹔還有演出的一直支持者,如指導教師詹芳齡(舞蹈),朱麗娟(服裝),楊俊傑(伴奏),尹佩璽(功夫),林馨文(音樂)。其間穿插有中美文化協會團體組織和華裔合唱團成員等協演的音樂,歌舞以及合唱等助興,讓演出逐年在不斷更新的劇目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趨於完善。

  新州華裔兒童劇團一直以來以團隊共同努力的方式,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中,“語言粧點文化,創新不忘薪傳”,特別是師生家長以及社區友好支持者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努力,將被今後的歷史記錄著,因為這畢竟是兩代甚至三代華裔共同努力的成長歷程之一。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提琴專賣店喬遷新禧
中美文化協會將舉辦大型文化饗宴
新州官員公佈去年年收入
州長的「新澤西學院」獲贈款將如期運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