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对台研究 形成北中南三大版块

标签: , ,

【大纪元4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谦北京特稿)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任以来,中国方面不但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的手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对台研究上,也呈现新形势,逐渐形成北、中、南三大研究基地。

此间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在对台研究上,过去中国方面曾有南北派之分。笼统而言,北派是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为核心的各种官方及民间机构;南方则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为主。

早期由于福建省比较接近台湾,厦大台研所是中国民间对台研究的重要智囊,出了不少知名学者专家如陈孔立及范希周(已去世)等。

但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上任后,厦大台研所的地位却似乎沈寂下来。期间,上海在研究对台问题上变得相对突出,已故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汪道涵,是个中的佼佼者。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江泽民时代的这种态势似乎正在变化。最近的一些迹象显示,厦大在研究台湾问题上重新受到重视。

譬如,厦大台研所于二零零四年四月初升格为研究院。在中国,研究院的地位肯定高于研究所,厦大台研所的地位获得提升,背后反映出北京高层的某些意向。

事实上,据说是胡锦涛人马的卢展工于二零零四年担任福建省长后(现为福建省委书记),福建又恢复了其在七、八十年代对台统战上所拥有的重要地位。卢展工为促进福建及两岸经济发展而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近来再度引起了中共中央高度关注。

去年十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把“支援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写进了“两岸关系”部分。

分析人士指出,与此同时,北京在对台研究上的地位还是那么受重视。除了社科院外,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逐渐成为当地较重要的民间对台研究机构。

联大台研院前身是研究所,二零零五年四月才升格为研究院,由专精于研究台湾民主进步党的徐博东担任院长;而该院聘请的顾问和客座教授,几乎囊括了北京知名的台湾问题专家,包括唐树备、李家泉、王建民、辛旗、许世铨及郭震远等。

此外,该院也聘请了上海及台湾的学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最近,联大台研院为庆祝该院成立一周年,举行了第一届北京“台研论坛”,邀请两岸、香港及澳门数十位学者专家与会。期间,联大台研院再邀聘一批与会的台、港学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包括在港居住、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江素惠和石齐平等。

分析人士说,联大台研院这样做,显然是要扩大对台研究,并要广纳海外人士的意见。尽管它的重要性还是无法与官方的社科院相比,但已发展成为北京民间对台研究机构的重心。

至于上海,分析人士说,当地的对台研究工作并未因为江泽民下台及汪道涵的去世而有所改变,且拥有一批相当熟悉台湾事务的学者专家。

综合而言,分析人士认为,在胡锦涛上任以后,中国在对台研究工作上已形成北、中、南三大版块。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不要再强调“高科技”了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训练的百万雄兵
李家同:动员大学生,协助放弃英文的孩子
李家同:冻结大学人事,冻结竞争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