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吹起保育風 屏東鮪魚祭跟進

吃生魚片有風險 只談吃欠缺文化內涵 活動主軸轉型為生態旅遊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立明特別報導) 台灣人拿肉來生食原本並不普遍,除了各個農漁牧產地有少數人吃生海鮮、生雞蛋外,熟食還是台灣人的主要飲食習慣。但是隨著其他各國文化的影響,如吃生蚵、生牛肉等逐漸被人所接受,甚至還被推崇成了時尚,例如日式飲食的「生魚片」已經成為很多台灣人的嗜好。

但是肉類生食畢竟存在許多的衛生問題,加上以滿足口腹之慾作為時尚休閒的主軸,則國人休閒的品質恐難以提升,近年來成功吸引大量商機的屏東鮪魚季也正檢討改弦易轍中。

生食魚肉有風險

常常吃生魚片其實存在著相當的衛生風險。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當魚類被釣獲時因為急速竄動,魚體溫會比平時高出10度以上,血液會釋出激素因而影響魚體鮮度。

台灣區鮪魚公會總幹事黃昭欽2月20日在高雄市推廣「超低溫鮪魚聯盟」認證標章,他指出,聯盟鮪魚已外銷日本近30年,從未檢出含一氧化碳,值得消費者信賴。(中央社)

以生魚片最常用的鮪魚來說,依照嚴格的做法,為了製作生魚片,保存魚類的新鮮、美味和漂亮的色澤,在捕獲鮪魚時必須馬上放血、通神經、去鰓、去內臟,將影響鮮度的有害因子去除,接著置入-60℃的超低溫冷凍室以確保了魚肉的品質。

所以,經過超低溫處理的鮪魚,台灣區鮪魚公會會發給「超低溫鮪魚推廣聯盟認證標章」,表示其鮪魚係屬安全、無添加化學物質或無填充一氧化碳(CO)之優質超低溫鮪魚,以此區隔市場,因為作業繁複當然價格不斐。

相對而言,坊間許多的生魚片常常就添加一氧化碳以保持魚肉的外觀色澤,因此,在外表看不出新鮮與否的情形下,消費者就可能吃到不新鮮的生魚片。這尚且不論常常發生的生魚片受到污染或存有寄生蟲的問題。

飲食文化活動缺少內涵

從2001年起,屏東推出「東港黑鮪魚季」後,每年5、6月東港魚市場的黑鮪魚一隻動輒上百萬的拍賣價格令人咋舌;同時大批遊客湧入東港,大啖一片3、4百元的TORO生魚片。

因為東港鮪魚季成功吸引人潮,台灣各地也陸續出現了飛魚季、曼波魚季、海鱺季等等。

但是以吃昂貴生魚片來作為觀光的主軸,幾年辦下來除了獲得短暫的經濟效益外,因為漁獲量減少,不僅蒙上缺乏保育觀念的負面形象外,觀光旅遊的品質也無法提升。所幸,今年屏東縣政府已重新思考規劃。

屏東縣長曹啟鴻表示,過去黑鮪魚季雖帶來龐大商機,但是藉由捕殺鮪魚、虛榮消費,並不能建立深刻的文化內涵。今年,屏東將以漁村感恩文化、強調海洋資源保育來創造新價值的美食與旅遊觀光活動。

他說,今後的黑鮪魚季會更強調重保育、防止濫捕、抓大魚、放小魚等來落實文化教育,並且深化「生態」的觀光內涵,希望人們從殺魚、吃魚的印象變成為「魚汛來了」的生態感受。

另一個有名的「飛魚季」也有所改變。墾丁福華飯店表示,今年的墾丁飛魚季並不強調「飛魚大餐」,反而安排了「飛魚游艇之旅」,安排旅客搭遊艇追逐飛魚凌空躍出海面英姿。由此可見生態、文化的訴求在今天的台灣還是有其市場的。

當遊客逐漸領受到飛魚在蘭嶼達悟族的神話傳說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更深一步了解從2月到夏季末了,有十多次跟飛魚有關的達悟族祭典,從人文、生態的角度中領受了文化的光芒,遊客就會發現這樣的休閒方式,比起純粹吃喝收穫的多了。◇

—————————————————————————–

中國傳承飲食智慧 熟食乃養身之道

【大紀元記者林儀婷/台北報導】在衣食不虞匱乏的今天,涮烤生猛海鮮在現代飲食時尚中頗受台灣人的喜好。殊不知,過於追求味道的鮮美、烹調不夠充分的鮮蝦貝類魚肉美味,足已讓饕客病從口入。

長久以來,中國人對生猛海鮮有著壯陽與健身的迷思,視生飲鮮蝦貝類為養身之道!依據《詩經》記載,中國人早在2500年前的周朝已有品嚐生魚片的紀錄,當時稱為《魚膾》。伍子胥出征凱旋,吳王闔閭特地命廚子『治魚為膾』,設慶功宴。

然而,著名中國醫學專家李時珍反對吃魚膾,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魚膾肉生,損人尤甚,為症瘕,為固疾,為奇瘤,不可不知。」明白告誡生食「生魚片」可能危害身體。

上海同德堂中醫師胡乃文表示,古時候有一句話,叫做「吃生魚膾,會生蟲。」就是說,吃生魚肉,會產生細菌或真的滋生蟲。胡乃文進一步解釋說,出現上吐下瀉症狀稱為霍亂,也就是揮霍亂度(亂了套了!)即生吃食物亂了套了!生食固然風味鮮美,但魚肉體內的寄生蟲和病菌也很容易侵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

「忌食生冷」是古時候中國留下來的經驗,中醫師張順晶推崇:「熟食是老祖宗傳承飲食的智慧」。張順晶舉例說明,日常飲用的「開水」,也都是「煮」開了的水才叫開水。即便在生理學上,熟食對腸胃平滑肌的收縮較好,食物的消化也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中國許多飲食料理,如地瓜湯等便是煮熟後食用。

據近日媒體報導指出,台灣河海交接處魚類等海鮮所含的弧菌數偏高,生吃海鮮易食物中毒。喜愛生食魚肉的饕客,宜謹記古老中醫的飲食建議:遵循中國傳統飲食智慧,力行熟食誠乃養身之道。◇

——————————————————————————-

新聞辭典 【大紀元記者黃靜月整理】

弧菌種類相當多,所謂的三大弧菌,常見的腸炎與創傷弧菌外,還有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屬法定傳染病。霍亂弧菌國內病例主要是吃甲魚或是生吃甲魚蛋而遭感染,症狀比腸炎弧菌嚴重,大量腹瀉最後脫水死亡。

創傷弧菌又名海洋弧菌,吃到未煮熟的海鮮導致感染創傷弧菌,或從皮膚上的傷口侵入體內造成感染。料理海產時,應以夾子、戴厚質手套處理,避免感染。

民眾受創傷弧菌感染時,可能會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當菌體進入血液中,會有發燒、寒顫、手腳出現水泡、表皮壞死、傷口潰爛,甚至有可能造成敗血性休克,及被迫截肢。◇(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