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現存西周長城遺跡距今兩千八百年

人氣 6
標籤: ,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中國大陸寧夏回族自治區現存從西周到明朝各朝代的長城,原寧夏博物館館長周興華表示,寧夏因為發現了最早的西周長城,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長城的故鄉,也因為發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建築技術的長城,寧夏還可以稱為「長城的博物館」。

周興華花了二十年的工夫尋找長城的遺跡,他得出的結論是,寧夏的長城數量最多的是明長城,而各個朝代留下的長城遺跡也斷續相接。

新華社報導,周興華指出,許多研究長城的專家學者都誤以為寧夏黃河兩岸的長城都是明代的長城,但實事上,寧夏現存了從西周到明代修築的不同時代的長城遺跡,規模宏大、保存較為完整。

例如在甘肅和寧夏中衛之間,長達六十公里的黑山峽長城,是秦始皇長城。

位於絲綢北路交通樞紐:固原附近的一段長城,則屬於西周宣王始築的朔方長城,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

此外,周興華和文物考古工作者還在中衛市北面通湖山的西萬圖峰頂上,發現了漢代巖面石刻文獻、烽火台,經查閱史料,証明衛寧北山、賀蘭山現存古長城,始築於漢武帝時代。

周興華說,寧夏長城與北京八達嶺長城不同,多為黃土夯築、碎石柴草混築,甚至還有許多長城建築在懸崖峭壁上,有的乾脆把山劈成懸崖,當作長城牆體。

相關新聞
安替:長城腳下,我們2006年繼續出發
中國將花兩億人民幣測量長城長度
中國再次出現亞洲I型口蹄疫疫情
中國長城平台申請在加播出權引起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