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WTO農業談判敏感性產品十國集團展現彈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三日專電)據指出,台灣參與的「十國集團 (G10)」,在「杜哈回合」農業談判中,對敏感性產品議題展現彈性,表示相關立場有談判的空間。

敏感性產品是農業談判中最複雜的議題之一,世界貿易組織 (WTO)主要集團或會員國的立場有很大差異,他們在本周的談判中進行了初步討論,與會人士形容過程和諧、具建設性。

G10主張百分之十五的農產品「關稅項目」應列為敏感性產品,美國則主張百分之一,農業談判主席法孔納在他的參考文件中形容,這兩個「極端」主張之間存在「鴻溝」。

如在一個未指名的已開發國家中,百分之十五的敏感性產品涵蓋了百分之八十八點一的農產品貿易,另一國則為百分之八十四點三;同樣的百分之一可能太低,如某國的糖類產品就包括四十四個關稅項目,百分之一根本不夠。

據指出,在實際討論中,G10同意百分之十五的主張是可以談判的,展現了相當彈性,其他會員國或集團也表示了同樣的態度。

專家指出,除了敏感性產品的數目外,敏感性產品的待遇才是根本的問題。根據現有的協議,敏感性產品的市場進入,應透過擴大關稅配額 (TRQ)及關稅減讓,取得重要的改善。

擴大關稅配額的估算基礎,G10主張以現有的「約束配額」為準,美國及二十國集團堅持「國內消費」,而歐盟則建議以進口數量為基礎。

會員國同意就不同的主張進行測試,以檢驗彼此間的差距,G10及歐盟強調,這些估算不得傾向他們反對的方法。

敏感性產品的關稅減讓將低於一般產品根據公式進行削減,但須以擴大關稅配額補償。G10與歐盟也堅持「低於完全補償」原則,也就是擴大關稅配額只能部分補償低於公式的關稅減讓。

據指出,對敏感性產品,農業談判本周只進行了原則討論,完全未觸及任何具體數字,未來如何縮短差距,達成協議可能還有漫長道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