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老師背學生過河上學 十八年如一日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重慶苗族女教師石元英為了幫助山村的孩童上學,從一九八七年起每天背著學生過河。直到去年,四川河搭起友誼橋後,才結束她長達十八年以背作橋的教師生涯。

「重慶晚報」今天報導,在武陵山深處的一個村寨,有四十多戶人家、三百多口人,以寨前的四川河為界,河這邊是重慶市秀山保安鄉龍家村的四川河組,河對面是湖南省保靖縣清水坪鎮壩木村。

四川河組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卻是窮得出名。因為被時常爆發山洪的四川河阻隔,一九八七年以前,村裏的孩子在龍家村學校上完小學二年級後,大多提早「畢業」出社會工作。

四川河每逢下雨必發山洪,河水漲得快來得猛,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奪去了八個人的生命。

因為沿河十多里都沒有橋,每天上學,孩子們只能踩著石頭心驚膽戰過河。每次漲水淹沒了河中的石塊,孩子們便無法上學。

一九八七年,重慶秀山縣和湖南保靖縣協商,將龍家村小學併入壩木村小學,家住四川河組的教師石元英到湖南壩木小學任教,作為四川河組四十多個孩子到對岸上學的交換條件。

從此,石元英便開始了過河往返於渝湘之間的教師生涯。

十八年來,每逢下雨,石元英就得挽起褲腿,背著學生過四川河,到河對岸的湖南壩木村小學上學。

每天早上,孩子們便齊聚在石元英的家,等著她帶領大家過河到學校,每天下午,這些孩子又在操場集合,在她的帶領下過河回家。

從此以後,四川河組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百分之百,全都順利讀完小學升入初中,其中還有四人升入了大學。

十八年來,上萬次往返四川河,石元英不知在河裏多少次摔倒,但是令她欣慰的是,沒有一個學生因此受傷。

石元英說,想到自己是每月工資人民幣三十七元(合新台幣一百五十餘元)的民辦教師,卻承受如此大的風險,曾經想過要辭職。

但是當她想到如果沒有她每天背孩子上學,孩子們又將和以前一樣早早流入社會,讓貧窮的村子更貧窮,於是,她又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一九九七年,石元英從民辦教師轉為國家正式教師,工資從每月人民幣八十點二元提高到三百多元,但是如今,石老師每月的醫藥費人民幣上百元,家裏常常捉襟見肘。

她和丈夫已經三年沒買過新衣服,木房四面透風沒有錢翻新。

對此,石元英毫無怨言。她說,這可能是命運,如果她不背學生過河,也難保自己不患風濕。

去年在湖南和重慶兩方努力下,四川河上終於架起了一座友誼橋。

從此,四川河組的孩子再也不用涉水過河。石元英也結束了她長達十八年以背作橋的教師生涯。

相關新聞
教師疑心有人下藥  要學生別吃營養午餐
老師把調皮學生用膠帶黏在座椅上  吃官司
這一物可以讓髒襪子變白 非白醋或小蘇打粉
以軍為何用中世紀武器打擊真主黨武裝分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